你看这个人有点“飘”,当你听到这样的话时,你的看法多半是,这个人有点得意和骄傲了。
但还有一种“飘”的表现形式是,放弃努力,不思进取,觉得现状很好,躺平的心态也叫“飘”。
用一句话说就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面对这样的状态,网友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其中有一条最火的建议是:如果人生没有了动力,可以去医院,监狱和火葬场看看。
这个建议能调动我们的情绪,貌似可以,它没什么效果。
因为人对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和事,很难产生共情。到这些场所去看了,三天可能有用,但过后又恢复原样了。
这些建议的本质是外向看,看别人的人生,看别人的生活,从中得以慰藉和力量。它能调动的是人情绪上的波动。
所以,不管你是骄傲的“飘”了,还是躺平的“飘”了,本质上,我们要学会向内求。
向内求的意思是人要看自己的过往。
比如一年过去了,你发现去年的自己很努力,升职了,加薪了,圈子变大了,心里有些志得意满。
这时候怎么办呢?
想想你的起点在哪里?和你同一起点的人他们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想想你费了多大劲才有今天的成绩?
想想自己曾经吃过的苦?
想想自己为了今天的成绩,都牺牲过什么?
这样你才会清楚的知道,自己都多么的不容易。你才能更持久的扑灭心中的骄傲之火和放纵之欲。
这么做有用的原因在于,最打动人心的是故事,比故事更打动人心的是故事里的反差。思考过去和现在,看到跟自己反差有关的,是最让人刻骨铭心的。
当你清楚看到自己一路的改变,人也会变得踏实,不会那么飘了。
对于大多数到一线打工的年轻人,你的起点可能是一间潮湿的地下室,可能是一碗熟悉的泡面味道,可能是繁重又低薪的工作,可能是路边苍蝇饺子馆里买醉,也可能是连一张回家的机票也舍不得买。
回想过去的真实场景和生活状态,会给你最直观的冲击,这些细节,会时候督促你,让你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