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
前天出门去见一个朋友,ta问我现在主要做些啥,盈利点是啥?我告诉ta每天在做些什么,最近一个月的目标是调整睡眠时间,做到四点钟起床等等。我说我就是在实践微习惯,然后把这个作为自己的标签,帮助更多人做出改变。ta又说怎么让人家跟着你学呢?我说,具体怎么做我想不明白,但是不断的丰富自己,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这样的方向一定是对的。从言语中听得出,ta不太认可。
事件二
今天,又听到我妈说,某某主播直播一年挣了一套房。
事件三
最近正在看一本书《作文六要》,看之前毫无概念,不知道会写什么,对我有什么用,只是隐约觉着我需要它,于是尝试着阅读。我从最后一部分,相关术语开始阅读,里面这么介绍“文学”一词,“西方学者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思想是内在语言,写出来的是书面语言,说出来的是口头语言。我们今天虽然在欧风美雨下用白话写作,还是不能只称语言、删去文字,只能两者并举,有时简称‘语文’”。心头一震,这么多年我不喜欢的“语文”二字,原来是这么个意思,语言+文字。里面又说“好人失败是悲剧,坏人失败是喜剧;好人成功是喜剧,坏人成功是悲剧”,看完又觉着总结的这么精炼准确,于是决定读一读整本书,从头开始读越发不可收拾。
作文六要,第一要是观察。书中用非常优美而且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为什么要观察,如何观察,看完之后真想拍案而起,意识到这就是我非常想要的东西,非常缺乏的东西。
这三件事连在一起,我突然有了些想法,于是匆忙记录下来。
社会上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目的就是挣钱。能力仅够挣饭钱的每天也是一刻不停,能力够得上小康的金领,也是日夜颠倒,能力够过上富庶生活的大老板也是忙忙碌碌。而且大家目标非常清晰,单刀直入的问能不能挣钱,不能挣钱就不干,换一个,越快挣钱越好,挣得越多越好。比如这两年非常火的直播带货,各种人都涌入了这个赛道,看起来好像大家都挣得盆满钵满,甚至于还发善心出来教人挣钱,教你三天起号,一个月变现,日赚上万,甚至于十万。真的那么容易吗?大家都在挣钱,到底谁在花钱呢?
好些年前我听到一个小故事,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女人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女人,更爱买名牌包包呢?有的上班族宁愿节衣缩食,也要花十几万买一个名牌包包?被问到的一个外国美女说,并不是我买不起那个包包,而是买不起与这个包包配套的系统。听完之后,豁然开朗,原来如此,确实如此。你背着一个几十万的包,却穿着几十块的裙子,鞋子,去挤2块钱一班的公交,有意义吗?
换到挣钱这个事儿上也是这个理儿,你当然可以跟着这些所谓的老师学习如何快速起号,如何做营销,如何快速变现,但是然后呢?短视频变现的逻辑简单说,就是制作有趣有料的视频吸引观众,持续的在一个主题下进行长期创作,把老观众留住,把新观众吸引过来,让观众与你产生链接,对你信任,然后为你的产品付费,或者商家看到你的价值,找你帮忙做宣传或售卖产品,给你佣金。在这个环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续不断输出新的有价值的内容。如果做不到,观众迟早会被别的号吸引走。
如何才能有新的,有价值的内容呢?就是有得发自内心的,能够亲身体会的经历作为你内容的基础。
这个又怎么能做到?就是《作文六要》中所说的第一要:观察。向外观察身边的人、事、环境以及他们的关系,向内观察自己的情绪、改变、灵感、思想。有了这个基础,你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素材。而素材如何转变成内容,又需要下一番功夫进行练习。
怎么才能做到观察入微,写作有方呢?就是得修炼好自身,学会爱护自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你才能不断发现有趣有料的素材。一个内心麻木的人是发现不了身边的美好的。
所以,仔细品味这句话,“挣钱不是目的,是结果”,一点也不错,眼睛只盯着钱,自己的格局又不够,哪里看得到钱是如何流动的,凡事看不到钱的地方,就绝不参与,那很可能反而与钱离远了。
阅读、写作、交友、助人,这就是我自己的提升方式,把自己的系统搭建好,把自己想说的捋捋清楚才能传播的快,传播的远。
202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