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链接
二、思维导图
三、读后感
我之前看过一段话:最优学习率=85%的旧内容+15%的新内容。要想学习效果好,最理想的状态是其中85%的内容是你熟悉的,15%的内容对你来说是新的。这样的学习效率是最大的,新知识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读完今天的这篇文章,让我有了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对低效学习和高效学习的区分更加明朗。
对我来说,学会学习,学会联机,学会思考,学会实践是一个有机整体;
而长久以来的卡点——如何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我也渐渐理清思路,不再模糊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可以清晰地说明:用什么样的比例关联的效果最好,用什么样的范式关联的效果最好,用什么样的方式记录关联的效果最好……
在85%的旧知识和15%的新知识关联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每个领域最核心的20%内容精华,提炼其中的结构框架,找到其中的底层原理→这些思考范式基本上都是稳定的。
我还要学会与高手联机,学习他们独特的思想观点,领会他们践行的底层逻辑。
我还要保持与身边人的联机,通过交流分享人生经历,建立情感链接,不断从别人的行动和经验中学习,吸取经验教训,减少自己的失误。
这一切努力的背后,都是为了建立属于我自己的学习模型,我也在不断反思复盘的过程中,明白了最重要的一点:
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重要!有时候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往往意味着问题本身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最近我在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个“终身提问者”的概念,触发了我新的想法:终身提问者→终身学习者→终身成长者,这似乎也是一个完整的闭环,解决了如何行动的第一步。
学习的源头总是从学会提问开始,有时候发现一个好问题往往就是自我突破的关键点: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遇到的障碍和挑战有哪些?这个问题要解决,具备哪些条件,缺少哪些条件?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方法?
一系列的头脑风暴似乎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这是源头!所以建立学习模型,其实也就等于建立了一系列的工具箱:提问工具箱,思考工具箱,概念工具箱。
现在我才发现每一个领域内的思维模型,除了要理解它本身的基础概念之外, 还要学会提问:
重要学科的重要概念是怎么来的?用自己的方式该怎么理解?怎么输出?怎么实践?
学会思考:哪些概念是相似的?哪些概念是互为补充的?哪些概念是相悖的?
学会提炼:概念之间的差异有哪些?概念之间该如何对比?概念之间该如何验证?
这样一个过程就形成了我自己的三个工具箱,每个工具箱里面都有属于我自己的方法论,我终于可以跨出建立学习模型的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