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居然把我给看哭了。多久没有因为一个电影产生共鸣而哭了。说实话,主演我都不太喜欢。马思纯演的黎吧啦别扭得没法看,周冬雨实在不是个好看的女演员,再加上她的第一部电影«山楂树之恋»我是看过原著的,对于这个女一,我实在不太认可。而这种不认可不可避免的持续到看这部电影之前。差点忘了«麻雀»里面她的演技也基本为零。再加上十分反感这种玛丽苏女主的剧本,反正对她没什么好印象。
但我也不能说是因为演技好才把我给感动哭了。大概还是因为共鸣而让她们俩看上去没那么讨厌了。也可能是这部电影总算让她们俩基本做到本色出演而显得自然许多。总的来说这种二元对立的脸谱式出演,倒是也不难。
小说就是这样,总是把一般来说集合在一个人身上的多种特质拆分开来,塑造成俩个鲜明对立的角色。一方面,各种细节处理起来要简单很多;另一方面,读者也许也能从这样黑白分明的对立中找到自己身上与之对应的几个特点。毕竟,特点一多起来,还在自己身上,就像身上的虱子,得别人替你抓才清理得干净。
大多数人在观影之后应该都难免问自己,我是七月还是安生?我是想做安生的七月,还是想当七月的安生?
我们迫不及待想给自己贴个标签。似乎贴上了标签,我们就能按照剧中角色的模式去生活。毕竟,我们是如此迷茫,我们亟需一条轨迹去遵循,无论它源于艺术创作与否。那么,也许没人想做七月了吧?笑……毕竟没人想27岁就与世长辞,更不愿意长辞于世前的二十多年活的是那么无聊平淡没惊喜。
安生说:"我就是命不好。"
这电影看下来到最后到底是谁命不好?
爱折腾的人,立誓27岁就活够了的人,最后过上了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平淡安稳的生活。而小心翼翼装了二十多年乖乖女的人,还没有尝到自由的甜头却就已经香消玉殒。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记错,总之这样对比式的剧情似乎悲剧的都是平淡无奇的那一个。是因为剧情需要吗?太无聊的人活着好好过生活是无法满足读者从书中寻求刺激的愿望的。因为读者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无聊。情感所托之处总要和自己有些不一样才说的过去吧?否则怎么称得上小说电影呢?那不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日常观察纪录片嘛。
我是大俗之人,否则也不会因为一部这样的电影而落泪,我也免不了问自己究竟是像七月多一点还是安生多一点。
显而易见,应该是七月,尽管我很想说是安生。我怕自己像七月,一方面我怕死,更怕早死;另一方面,我怕"怕什么,来什么。"
其实我在想,也许只有七月才会看«七月与安生»这样的小说或电影。安生有太多精彩的世界要去看,太多的酸甜苦辣要去体会。哪有工夫看小说和电影呐!
«七月与安生»说到底是孤独的七月写给孤独的七月们看的。安生的真实性也许都该打一个问号。我们是如此平凡的七月,心中渴望成为那个自由的安生。我们希望看尽沧海,越过巫山,而最终我们却还是希望回归七月。人就是这样如此贪婪的动物。厌倦平淡,希冀波澜。不敢在风口浪尖就此人海和一,还期待能停靠港口避风上岸。还好上帝是公平的。你休想尝遍世界美食,走遍千山万水后就能放下一切,立地成佛了。你只会再一次陷入空虚,一种完成的空虚,一种结束的空虚。只有踏上新的征程的那一刻,你才又具备了价值。
所以,愿你有走不完的路,看不尽的风景,以及走走停停之后仍然不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