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一个充满童趣的“逗逼”老头
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他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
天明即起,按照墙上贴的润格来办事。世界之大,哪儿没有死皮赖脸的人,比如说:“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累!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齐先生也不说话,只是斜着看来客一眼,又不好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半晌,一笔、二笔。
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像离水好几天,要翻肚子的样子。
客人不解问曰:“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齐老先生坐在圈椅中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主客心到神知,一拍两散。选自风行水上《齐白石画白菜》
张大千
泼彩山水,如梦如幻
《桃源图》,1982年,张大千,纸本泼墨泼彩,立轴,纵209厘米,横92.2厘米,香港苏富比2016春拍2.7亿港币成交
《桃源图》是张大千晚年泼墨泼彩画的代表作,与其生平最后巨制、现藏于台湾台北故宫的《庐山图》写于相若时期,同属张大千创作生涯中压卷之作。
利用了散点透视的绘画手法,大家可从画中一幷看到桃花源、渔翁钓艇、岩洞、大片翠绿的高山、山后的桃源村庄。
夕阳红满山
张大千泼彩山水局部
从张大千的泼彩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在创作之前早已胸中有丘壑了。
在宏大的构思之下,墨彩的流动却有着千变万化的不可预知性,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就是在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之间徜徉,产生了今天我们所见的一个个令人陶醉的奇幻世界。
张大千泼彩山水局部
我们随意的放大它的一些局部,即便是没有太多书画鉴赏功底的外行,或许都会被天马行空般的明丽色块所震撼到吧!
徐悲鸿
画上给予马的生命
张大千的好友徐悲鸿和赵望云都擅长画马,而徐比赵的名声要大,赵很不服气。
一天,赵望云见徐悲鸿不在,就问张大千:“人家都说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说说到底是谁的好?”
“当然是他的好。”张大千直话直说。
赵听了大失所望,追问:“为什么?”“他画的马是赛跑的马和拉车的马,你画的是耕田的马。”张大千答。
在徐悲鸿笔下,一匹匹奔马奋踪扬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骏马英姿,神态各异。
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都仿佛要破纸而出。
《奔马图》
《前进》
《前进》是徐悲鸿代表作,中国古人画马都是侧面,从唐代韩干开始画马一直到清代的宫廷画师郎世宁画马,都没有徐悲鸿画的马这样感染人。
有西方画的透视感,它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画。中国画的马,从前都是平面的,从来没有这个动态的——就是迎面跑过来,这是徐悲鸿先生的独创。
傅抱石
修伞铺走出来的诗意画家
傅抱石先生属于“天才型”的画家,他以一种饱含激情的诗意来绘画,有一种不可一世的气概。
他的性情,使他的作品洋溢出的诗意格外浓烈。真正的诗意是对生命和自然有一种强烈的感应,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认识,经过提高和精炼而获得一种美的律动。
尽管傅抱石很少写诗,但有着诗人一样激情的他多次强调画家与诗人合一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山水画家应该是诗人,同时要具备科学知识,但重要的是做个诗人。”
所以,他有意识地选择表现前人诗意,希翼通过向山水画中注入某种情节、某种情感的方式,给程式化的传统山水画注入新的活力。
屈原像,1940年代。
他紧扣《楚辞·渔父》诗句“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来作画。
此画写出屈原身着长袍,腰佩宝剑,蓄发长髯,面庞清癯,神情悲凝,缓步行吟于泽畔,思绪万千,右手正欲抽剑之状,显现出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神情和气概。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通过眼前景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萧疏凄清的秋夜旅人泊舟图,旅人的心绪也蕴含其中。
傅抱石通过图像诠释了这首七绝,以浅绿为主色调再现了诗中描绘的所有景物,寒霜、啼乌、江枫、渔火,夜色朦胧,枫影沉沉,雾气茫茫,着重渲染出一个“愁”字,意境凄清冷幽,达到了诗画的完美结合。
程邃诗意图,1940年代。明末清初程邃(1607~1692)山水画曾对傅抱石早年的绘画有所影响。他遗留下来仅有的一句诗云:帝王轻过眼,宇宙是何乡。
平沙落雁,1962年3月。诗云:岁宴江空,风严水结。冯夷剪冰,飘飘洒雪。浩歌者谁?一蓬载月。独钓寒潭,以寄清绝。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