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篇(第七)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释义:
夫子说:“爱他,忍心让他劳累吗?忠于他,能不告诉他对错吗?”
山山,我们喜欢一个人,就会对他派生许多的情感出来,就会爱上他,这种爱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广泛意义的爱。可以是对朋友的、对老人小孩的。。。。。。于是随之产生怕他冷、怕他饿、怕他疼、怕他累。总之一切为对方考虑,这种爱是单向度的。是一种包容的不求回报的爱。
而忠于则不仅仅是爱,其中还有无限的尊敬,从普通的爱中升华而来。主体对象常是创造或者改变你世界观的人,当然这里讨论的是忠于在当下的意义,和夫子文中所谈的忠于略有不同,夫子还包含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对君王的忠,这样的忠在后世的中央集权制社会里,被延伸到了恐怖的程度。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所有的臣子命都是皇帝的,君王说话,必须无条件服从。而我们今天已经不再需要这种愚忠,可以在法律的指导下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因此要对于一个人达到忠于的程度很难,有没有呢?有!比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他们就曾得到了太多人的忠于。但都是在特殊时期才会有的现象,现在的孩子可能连“忠于”的意义都不知道了。儿子,你知道吗?
现在要做到忠于,首先我们应该先忠于某一种思想,或者某一个真理(尽管好像没有真理这东西)。然后才到忠于人,也就是这个创造了思想或真理的人,并以他的思想为信仰,他说一句话你可以为之去死,并且毫无遗憾。能忠于的人都是创造信仰的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去世后,人们开始慢慢失去信仰,很多后继者忘记了初衷,到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为信仰而死了。
孔子这里说忠于的同时,还要对忠于的对象负责任,当看到对方即将犯错,你有责任告知并阻止他,听不听另外一回事,否则你就不是君子而是小人,等同于自己犯错,这是忠君思想。
在今天,人们相互之间的爱越来越少。“忠于”像火种,快熄灭了,就算有,也是极少数人的事,更没有条件去指正对方的错误。
今天说得有些乱,好像没有说清楚,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诲:告知,讲解。
2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