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赫效应是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命名的,他有着传奇的一生,鉴于他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一个规律:人的智能发展会呈现出不均衡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强点和弱点,能够找到智能强点中的最佳点,自身隐藏的潜力就会得到极致的发挥,取得惊人的成绩。
让我们来看看瓦拉赫的人生经历吧!他的父母酷爱文学,一直希望他能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在瓦拉赫读中学时,父母就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瓦拉赫在文学的课堂上读了一个学期,可在期末时得到的评语却是:“瓦拉赫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也很努力,但过度拘谨。虽然他有着美好的品行,但很难在文学上崭露头角。”
父母看过后,决定放弃对瓦拉赫在文学方面的培养,送他去学习油画。结果,瓦拉赫不会构图,也不会调色,对油画的理解力很差。期末考试,他成了班里成绩最差的。
瓦拉赫一度被学校视为最笨拙的学生,很多老师都觉得他不可能成才,可唯独化学老师很欣赏他,认为他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优秀品格。后来,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送他去钻研化学。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瓦拉赫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瓦拉赫的经历无疑提醒着我们:倘若在某个领域内不停地努力,仍然无法完成任务,或是取得成绩,那很有可能是定位错了。唯有深刻地认清自己的特点,找准合适的位置,才更容易获得成功。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只有从事与自己特长相符的工作,才能实现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若是反其道而行,往往事倍功半。
衡量自己的定位是不是对的,不在于付出了多少努力,花费了多少时间,而在于你是否认清自己,或者在某个领域内找到了兴趣和有效学习、工作的方法。当然,这个最佳出发点不是固定的,因为个人的特长和兴趣会随着时间、年龄、环境发生改变,我们要学会因时因地地调整自己,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