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老师说,每个人在一生中收入节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吃的是青春饭,有的人却越老越值钱。那么,收入曲线究竟可以分为哪几种?我们又该追求哪一种收入状态呢?
第一条曲线,红色曲线,是“少年得志型”,指年轻的时候,收入非常高,但是,青春过去之后,收入就转低了。哪种职业符合这种曲线呢?
年轻的明星、体育冠军、程序员,这些职业都符合这种曲线。比如,程序员年纪大了,学习能力降低,也写不动程序了,收入就会下降。其实,科学家的收入节奏也基本符合这条红色曲线。
第二条曲线,蓝色曲线,是“平平淡淡型”,指年轻的时候就有不错的收入,但收入基本没有上升,这种收入一直持续到退休。这期间,工作虽然没有大长进,但很稳定。哪种职业符合这种曲线呢?
一般的体力劳动者符合这条曲线,公务员、老师也符合这条曲线。符合这条曲线的工作都比较平稳。
第三条曲线,绿色曲线,是“大器晚成型”,指年轻的时候非常辛苦,不仅没收入,可能还要借钱,所以,年轻时的收入是负数。
比如,有的人十年寒窗,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还要读博士、博士后,等开始工作时,已经30多岁了,而且只能挣一份小钱。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多,收入会在未来慢慢上升。符合这个收入节奏曲线的职业有医生、大学教授。
我们看一个人的收入,不看瞬间,而看长远。我们每个人追求的不是瞬间的最高收入,而是长远、终身的最高收入。
大部分年轻人穷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还年轻。 他们刚开始有收入,还没有储备,他们还在攒他们的人力资本, 他们的工作时间还不长,还没有折现。这当然是“贫”,是“穷”吗?不穷。
你觉得哪种收入曲线好?哪种职业好?
三种都好,比如说年轻时当网红,到了中年当公务员,等年纪大了就当教授。这种说法有点开玩笑的意味,我们知道,实现这三种切换并不容易。
如果你只能选一份职业,你会选什么?
无论你选择哪条曲线,都不对。还记得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吗?我们追求的不是瞬间收入的高低,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不是年轻时收入最高、中年收入最高、晚年收入最高,我们追求的是收入的面积,即曲线下方的面积,数学好的朋友知道,曲线下方的面积是它的积分。
总言之,我们要追求的,是终身收入的最大化,我们要找的,是让我们终身收入最大化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