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变得数据化、编码化,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无所不有,但是社交媒体的世界逐步远离了真实。虽然说网络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网络暴力也随之而来。
很多人觉得隔着一块屏幕,对自己说的话可以不负责任,所以就口无遮拦。只顾着自己痛快,并没有考虑言语所能造成的伤害。
6月14日,郑爽的男友张恒在微博发布一纸律师声明,并配文:“都在同一个美好的星球,又何必去浪费时间做些傻事打扰她的心情?”
首度回应郑爽遭遇网络暴力一事。
粗略扫过全文,无意间瞟到一行字,心底竟不自觉地生出一股寒意。
“郑爽今天死了吗”......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些人的心中到底憋着多大的仇恨,才能对一个28岁的姑娘,说出如此恶毒的话。
他们的心灵又是何其扭曲,才能随意践踏一段正常的恋爱关系,恶意P图,诽谤中伤。
弗洛伊德说,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能带来最大的幸福,也能带来最深的失望。
成也网络,败也网络。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这一次,郑爽在心理以及精神的双重伤害中,选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但还有更多人,他们面对大规模的群嘲与攻击,选择了沉默,或者妥协。
舆论的集体狂欢下,隐忍,成为悲剧落幕前的唯一救赎。
郭德纲曾这样评价网络暴力:
“一批人为了骂而骂,根本没有底线。好与坏、真与假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关键又有了一个可以宣泄的点,真是好快乐。”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直隐忍的。
一位14岁的小姑娘,本是澳洲一位小有名气的童模,从6岁起就开始接拍广告。
但也是从6岁起,她遭遇到毫无根据的网络谩骂,长达8年之久。
即使,她已经很长时间不出现在屏幕上,即使,她早早地便回归了校园生活。
她曾哭着问妈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骂我?”
却终究没能等到一个回答。
就在开学前几个星期的某一天,她自杀了,结束了短短14年的生命。
14岁啊,真正的人生还未开始,就被刽子手们残忍地扼杀在摇篮。
一颗星星从此陨落。
可悲的是,这场谋杀,却找不到一个凶手。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是一个人人自危的网络时代,造谣仅凭一张嘴,一堆煞有介事的文字,几张博人眼球的照片,就足以将人卷入舆论的漩涡。
请不要让偏激的语言,成为刺痛他人的利器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当你跟风去喷某个人时,是否想过,自己也在做那个施暴者!
愿世间多一份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