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海之滨,有一座宁静的螺洲岛。这座岛屿宛如一颗镶嵌在碧波中的明珠,岛上最神秘的存在,便是那口有着百年历史的古井。井水青碧如鲛泪,每逢满月之夜,便会有银鳞闪烁的灵鱼浮出水面。渔村的老人们常说,这口古井是海龙王留在人间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世人,审视着他们是否怀有对海洋的敬畏之心。
十六岁的阿鲤,是岛上一名普通的渔家少女。五年前,她的爹娘出海后便再也没有归来。奶奶告诉她,那是因为爹娘触怒了龙王,唯有每日虔诚地向古井供奉新鲜的虾蟹,才能保她平安。然而,阿鲤却对井中的灵鱼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她发现,这些灵鱼尾鳍上的金斑,与爹娘出海前留给她的鲛绡帕子上的图案如出一辙。这种神秘的联系,在她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
这一年的霜降时节,一场灾难悄然降临。海面上突然漂浮起成片的死鱼,往日充满生机的渔港弥漫着刺鼻的腥臭味。阿鲤的奶奶也因这场变故一病不起,临终前,她将半幅残破的鲛绡塞到阿鲤手中,虚弱地说道:“带着它去古井,找你爹娘……”话未说完,窗外便响起了震天的涛声,海水瞬间变成墨色,裹挟着碎木片疯狂地拍打着堤岸。
阿鲤心急如焚,攥着鲛绡跑到古井边。此时,井中的灵鱼们正疯狂地摆尾,其中最年长的一尾突然开口:“海眼被污,龙王灵魄困在鲛绡里!你爹娘当年便是用半幅鲛绡封了排污的暗河,如今暗河又开,唯有凑齐整幅鲛绡才能重封海眼。”听到这番话,阿鲤既震惊又坚定,她望着逐渐浑浊的井水,想起爹娘出海前的那个夜晚,他们曾在鲛绡上滴过鲜血。于是,她毅然将自己的帕子浸入井水,奇迹发生了——血色顺着水纹渗入井底,一条发光的水径赫然浮现。
循着光径,阿鲤潜入了沉月湾的海底。这里寂静得令人毛骨悚然,破碎的船骸间,发光的水母缓缓游动。就在这时,她看到前方的珊瑚丛中飘着半幅鲛绡,而爹娘正站在船头向她招手:“阿鲤别怕,跟爹娘回家。”阿鲤眼眶瞬间湿润,刚要伸手,掌心的帕子却突然发烫。她定睛一看,爹娘的衣角竟渗出墨色,这才意识到眼前的一切都是海妖幻化出的虚影。
“你们不是我爹娘!”阿鲤转身,发现真正的半幅鲛绡嵌在船舵上,而周围盘踞着巨蟒般的海妖,其鳞片间卡着无数人的骸骨。海妖张开布满利齿的大嘴,化作滔天巨浪,浪尖上,奶奶的身影若隐若现,身后是恢复碧蓝的海面和活蹦乱跳的鱼群。“阿鲤……”“奶奶”的呼唤充满诱惑,但阿鲤想起灵鱼的嘱托,猛地咬破舌尖。血珠溅在鲛绡上,幻象轰然破碎。她抓住半幅鲛绡的那一刻,整座沉船剧烈震动,海水也开始褪去墨色。
回到古井,两轮鲛绡在月光下自动拼接,化作璀璨的光带。阿鲤将光带抛向海面,墨色海水迅速退去,露出被淤泥堵住的暗河入口——那正是渔村新开的染坊排污所致。此时,灵鱼们围着她欢快地摆尾,最年长的灵鱼化作人形解释道:“你爹娘当年便是用鲛绡封了这里,自己却被海妖困在沉月湾。如今你救了海眼,他们的魂魄也该安息了。”
晨光中,螺洲岛的海水重归清澈,死去的鱼儿也奇迹般地复活。阿鲤在井边埋下爹娘的鲛绡帕子,从此,井口长出了会发光的海草,每到满月,便会浮现出两条交尾的灵鱼。渔村的人们都说,那是阿鲤的爹娘化身为海眼的守护者。自那以后,染坊关闭,孩子们学会了用草木染布,每艘出海的船都会带上三尾活鱼放回海里——这不仅是给海龙王的“买路钱”,更是人与海洋的庄严约定。
如今的螺洲岛,鲛绡成为了最珍贵的信物。姑娘们绣帕子时总会留半幅空白,期待着海上的风带来另一半。而阿鲤,也成为了新的守井人。每当有孩子趴在井边看灵鱼,她就会轻声讲述这个故事:“海有海的脾气,人有人的良心,就像这鲛绡,缺了一半,便补不上了。”这个关于鲛绡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奇幻的冒险,更是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歌,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诉说着敬畏与守护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