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寫的一篇文章「我們不一樣」
是藉著我和哈克合作的故事起個頭
來談對「差異」的看法
今天在一家咖啡廳裡
因為讀書會的需要
重新閱讀合作取向的書(合作取向實務:張老師文化出版)
很巧的
又讀到了「差異」的主題
作者Harlene談到治療師在與某些系統的人(如家庭或機構)一同工作時
往往需要面對系統內成員之間的差異
而通常我們面對差異時
常常會自然的思考要如何「化解差異」
但合作取向卻認為
人們彼此間會有「差異」
本該如此
而且差異還是「豐富與無限可能」的種子
也就是「差異」正是值得探索與學習的部分
透過探索
可以產生新的可能
擴展新的視野
所以當我們遇見「差異」時
是喜悅的、接納的、尊重的
而非要「化解」的
因此面對人之間的「不同」
不是去思考「誰要改變」
反而是要極力保護這個可以豐富故事的重要源頭
這樣 才能持續擴充新的可能
如果用這樣的位置來與「差異」相遇
人之間的差異就不會那麼容易就走到破壞性、對立性的衝突
因為彼此尊重的位置出現了
接納差異的內在空間出現了
欣賞差異所帶來的美好出現了
就算暫時無法面對差異所帶來的歧見
也就不會讓差異卡在「證明誰對誰錯」的困境裡
我再用一個和哈克之間發生的故事來為這篇文章作結尾
今年 我和祺堂創造了哇~卡
哈克的「健康卡片發明家股份有限公司」幫忙出版、銷售事宜
在第一次改版的討論會上
哈克建議重新調整利潤分配的方式
來照顧一些切貨銷售的朋友
讓他們可以有比較大的利潤空間
所以我們討論要把創作人(我、祺堂、寶如)及公司的利潤略調低
我的心覺得讓切貨人的利潤提高也是很好的
但當我知道這樣一調整
切貨朋友賣出一套卡片
利潤會比我(創作者)高
此時我卻陷入一種困難
我認為當切貨朋友利潤高於創作者時
就有如農夫種田但利潤少於中間商一樣
這樣的感覺讓我無法接受這樣的安排
哈克說:你怎麼不會想成,當別人賺錢的時候,你同時也賺到錢了
祺堂也是這麼想的
但我就是調整不過來
哈克最後決定照顧我的堅持
聰明的哈克用了某種方法避免掉這種狀況
我的堅持被照顧了,我就說:「或許以後當我可以改變成跟你們一樣,用這樣的方式思考這件事時,我就可以接受….」
哈克卻說:「你不要變,你保持這樣很好,這就是你。生意人讓我來當就好。」
其實這一段經驗讓我很感動
我放在心裡很久
我經驗到
即便是我跟哈克意見不同
而且因為這樣的不同,讓他無法達成他想完成的事
但就算如此
他還是希望我不要改變
還是要我繼續堅持我想堅持的
對我來說
那一天哈克說的話
就是一個把「差異」當成資源的位置
才能產生這樣的過程
我其實深刻的感受到
我的不同被「重視、珍惜」了
我想
這是一個重要又獨特的觀點來看差異
這也是後現代治療取向裡最美好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