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虎的危害:
每年中考前,我们都会给许多的学生做考前特训,帮助其提高中考成绩。
很多准优等生,只需要改善一点习惯,就可以立马提高20-60分,从原本A跃升到A+的水平。而这一点就是马虎的问题。
长期的马虎习惯,不光体现在学习中,生活中也会有所体现。日后在工作中,也会因马虎而吃亏。
关于马虎的原因:
先说说学习上的马虎,成因有3种:
1.情绪问题
看到熟悉的知识点,产生情绪兴奋,从而得出下意识的判断。“这道题,我做过,就是选A”类似的念头出现在脑海里,从而简化了思考的过程,得出一个错误的答案。心理学中,有个专门的概念来解释,叫做兴奋灶。
除了兴奋的情绪,疲惫的状态会带来思维的懈怠,产生消极的情绪。
常见的情况:写完数学试卷的第一面后,然后再去写第二面19题计算题的时候,因为第一面的难题,已经花了自己大量的精力,所以在相对简单的19题计算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松懈,导致计算错误。
2.知识牢固性
很多同学认为“要不是不小心,这道题我是能写对的”,他们将题目写错归为了“不小心”,但一旦深究,询问他这道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他并不能完全答对或者答全。
所以答错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的知识点并不牢固,模棱两可的思考,得到错误的答案。
3.答题习惯
我们先来做一道计算题,7*8等于多少,你很快能答出来,是56。
但是757*932等于多少呢?如果让你心算,不能用纸笔,你会发现,很难答出来。即使答出来了,出错的概率也很大。
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有个区域称为“工作台记忆”,这个区域仅能同时处理少量的信息(5-9个之间),超过一定数量的任务同时出现,会使大脑感觉到超负荷工作。类似于手机工作一样,玩大型3D游戏,手机容易出现发热甚至死机的情况。
心算757*932的时候,大脑就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信息,从而出现“发热”(计算变慢,结果容易出错)甚至“死机”(索性不算)的情况。
所以,平时答题习惯不稳定,该画的关键信息不画,该标注的不标注,就是在增加大脑处理的信息负担,出现答题出错的情况。
在学习上经常马虎的人,也容易在生活中出现马虎的情况,比如:
“妈妈提醒了手表充电,孩子口头答应了,但还是忘了”
“提醒了出门要带钥匙,但走了一段路后,才想起来”
而这些已经成为一种“性格层面的马虎”:由成长环境中诸多负面因素造成的影响,比如孩子小时候在玩耍的时候经常被打断,思考的时候,经常被干扰,亦或是某些创伤等,这些因素长期作用,就会造成孩子性格层面的马虎。
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帮忙”,无意中也会强化孩子马虎的行为。
比如:
家长主动帮孩子检查作业,因而孩子缺失自检能力的训练。
家长陪伴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习惯性去指出孩子的错误,经常打断孩子思考的过程。给孩子营造了“反正妈妈会给我指出错误”的认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时间累积造成性格层面的马虎,改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何改善马虎的情况:
可以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以增强孩子元认知能力为大方向,去协助孩子改善马虎的情况。
元认知指的是认知的认知,觉察的觉察。通过提升元认知能力,来提升学生的觉察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提醒。
举个例子:某天,走在小巷子里,一只凶猛的大狗突然串出来,追着你跑。这次经历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后再次走到类似的巷子,脑海中自然就会浮现出上次被狗追的画面,“被狗追”恐惧的感受,就会出现,从而提醒自己小心翼翼。
这个过程,就是元认知在起作用,实现了自我提醒的功能。
如何提升学员的元认知能力,让他能够实现自我提醒呢?
通过记录的方式,增加学员脑海里“被狗追”的感受,从而在下次出现类似场景,能做到自我提醒。
比如,我教授了一位十四中叶**同学,他平常的数学成绩在95分左右,因马虎丢分在10分左右,几乎次次都是如此。
我先把他数次考试试卷收集起来,然后让他自己统计因马虎而丢的分数,第一次增加了他“被狗追”的感受。
在随后的多次培训中,继续记录他个人因马虎而丢的分,每隔一周,带着他总结马虎的情况,发现在“计算”、“读题”、“选对或错”这些上面,会马虎丢分。而过程中多次增加了他“被狗追”的感受。
经过了3周,他从原来每次因马虎丢10分,到了段考,计算没有因马虎而丢分,剩下的部分只丢了3分。进步明显。
除了学习方面,生活方面也可以这么做。为此,制作了一个表格,供家长和学员使用。
使用说明:
时间:写事件发生的日期。
事件:只需记录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即可。
感受:如果是家长记录,一定要在事情发生后,询问孩子的感受。也可以不用问。
如果是孩子自己记录,就记录自己的感受即可。
一定要定期回顾。可以是每周日回顾一次,也可以记录了3次马虎行为后,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