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景状和情绪。
———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
———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
———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查令十字街84号读起来就像是现在网友之间的一种对话,但是跨越远洋的书信所表现的感情却更真挚,更有画面感。细细想来,消息互通的便捷虽然大大提高了人们通信的效率,但是却少了那份对话的感觉。写信者等待着自己的信寄到信主手里,等待着回信;收信者等待着信的到来,并起手下一封信。这种等待的心情是美好的,是暧昧的,是渴望的,是焦急的。从前书信,车马都慢,心情亦漫漫。
故事源于穷困潦倒的纽约作家海莲对古文学书的苛刻要求,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大洋彼岸的书屋广告,于是抱着尝试的态度联络了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没想到这次成功的联系,架起了一座时间跨越20年的沟通桥梁。
书信的内容大多是以买书和卖书为主,一面是将书籍看作生命寄托,语言逗趣却不失风味的海莲,一面是以弗兰克为主的书店的店员们。而在书的交易的过程中,桥的双方更将彼此看作混乱年代的慰藉和知己一般,有温度,有关怀,有对生活的关切,有对未来的祝福。
从书信中可以见得,海莲真的是将书籍视作生命般的人,她热爱古文学,对作家和作品都有其自己的见解和尺度,对书的内容要求极为严格。书店用书页来包裹书籍,受到了海莲的谩骂和不满;破旧的房屋,古旧的墙,年数已久的沙发对海莲来讲无所谓,而在生日当天收到了一份烫金面的书,却直言环境配不上这本书。除此,当将书阅读以后,认为不好的书便会尽快舍弃。她厌恶将书读毕就放在书柜,永远尘封的姿态。是啊,我们不就是这样吗,读完一本书便让书在架子上尘土肆意,到底是我们将书扔掉,还是书将我们抛弃呢?海莲对书的理解和管理,是一个爱书人,会读人的掌控。
书信的时间段正发生在英国社会低迷的时期,各种物品供给不足。海莲经常出手慷慨,为书店的店员们寄去火腿,鸡蛋,肉类,这一行为得到书店店员们的感激,并将这份远洋的感情铭记于心。然而在海莲看来,她所付出的这些比起他们帮她努力的找书而言,九牛一毛。原因是她为他们购置的只供一时的享用,而他们为她奉献的却是一生之书。海莲不以金钱来衡量价值,而是以享受的时间,以另一种境界来衡量。这令人惊叹。我想,海莲这一行为加速了两端的感情和往来,海莲是一个善良,慷慨的人,而店员们也感受到了,并在心底与纽约的这位女士交好。店员们也会为海莲送上礼物,二者交情愈发亲密,虽然以纸信交流,却期待着彼此能够早日相见。素昧平生的两端,这些年给了彼此鼓励和耐心,不断惦念的两端,怎么不期待着一睹真容呢。
然而遗憾是现实的常态。弗兰克和海莲最终都未能相见,书信的终点结束于弗兰克家人的手下。海莲曾有机会到英国看一看,她想去英国找到文化的启蒙,想去看看书店的朋友们,想去拜访送她手工的老妇人。但是,每当她日子稍有好转,却总遇到一些事情将其积蓄花光。第一次想来,她的满口牙都坏掉了,她不得不花重金为自己重置;第二次想来,她的房屋责令拆除,她又使出积蓄给自己搬家,换家具......她也期待着踏上英国的土地,一切却不得不重新考虑。
弗兰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想他首先也是一位热爱读书的,彬彬有礼的绅士,不然怎会如此平实,真诚的笔触。弗兰克用二十年的时间书写了一份长情,他盼着海莲的到来,不停地重复只要海莲到来,永远会有一间属于她的房间。他家境并不富裕,买了二手车也立即告诉海莲,告诉她你来到英国的方便。弗兰克对海莲是渴望的,他们的通信是一种知己间的交流,弗兰克喜欢这样逗趣风情的海莲,相知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幸运,是一种美好的际遇。弗兰克女儿的书信中也提到,弗兰克的妻子有时会嫉妒海莲,因为妻子经常要弗兰克教她读书,而弗兰克却不予理睬,但对海莲写信时,却期待憧憬,无比开心。弗兰克和海莲对彼此而言,都是平淡日子里的一束光亮,有了精神的寄托,就有继续向前的欣喜和勇气。
我也说不出弗兰克和海莲之间是不是爱情,但我更愿意将其理解成知己,可以肆无忌惮无拘无束互道内心的知己。他们的相遇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际遇,爱书人与寻书人本身就有这种羁绊,他们不能相见,是两者的遗憾,也是读者的遗憾。但我喜欢这种遗憾的美好,有了遗憾,我们对二十年的故事印象深刻,故事也因这段遗憾而动人心弦。
生活从来不乏真诚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