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月华如水,星斗似珠。青蛙在池塘里沙着嗓子呱呱地叫,蝈蝈在树林中拉响了清脆的提琴。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萤火虫提灯翩翩起舞,我就在院子里的竹床上,躺着,摇着蒲扇,仰望着漫天的星斗诵起诗来,嫩稚的童音,随着袅袅升起的月色,飘出很远很远。
记忆中,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年少的我一知半解,便问父亲“故乡”是什么意思。父亲没有立即回答我,只是点了点我的额头,说道,故乡啊,就是你出生地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我的小脑袋瓜子里充满着疑问:“那李白躺在温暖的床上,他怎么还思念自己的故乡?”爸爸没有立即回答,只是看了看天空的月亮,然后点了点我的额头,说了一句:“以后,你就明白了。”我当然不明白,但也只好“喔”了一声,转身躺下。只见那渐渐升入中天的一轮明月如皎皎玉盘,分外圆,分外亮。
一首首关于月的诗,就在这一知半解中,慢慢地读了下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山居时所见的月,里面有山,有树,有汩汩的山泉,有浣纱的女子,也有禅一样的意境。“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应该是李白的月了,吟哦之间,我的眼前会出现一群黄发垂髫的少儿,在月下奔跑,然后突然停下来,指着中天的明月,大声囔囔道:你看,你看,天上有一个白玉盘喔!“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这是王建笔下的月了,这一轮月,可能是太漂亮了,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去观看,去仰望。可是我不明白,望月的人,为什么会惆怅?
小时,自然与惆怅和忧伤沾不上边。那时,只知道玩,春天,把长长的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去捉小河边的蝌蚪。夏天,跑到西瓜地里偷西瓜,然后如鸭子一般钻到河中,让看瓜的老人追不上。秋天,去采摘漫山遍野的野果子,吃得衣衫上沾满洗也洗不掉的果汁。冬天,和隔壁家的叔叔一起,带着笼子,去逮洞里呆呆傻傻的野兔。乡村的月,一年四季,西升东沉,没有什么特别,在我的眼中,却又不同的景致:上面住着长袖善舞的嫦娥,有着一棵吴刚总也砍不断的桂花树,它是奶奶口中讲也讲不玩,我听也听不厌的故事,我当然不会觉得月是惆怅的。我还唯恐玩得时间不够,怎么会思考这些令人头疼的东西?“惆怅、忧伤”,这些带着痛苦颜色的词令,之于童年时无忧无虑的我,实在是太遥远了!
16岁,我考上县城的师范,出了远门。第一次,我见到了城里的月光,这明月,和我居住了16年的小乡村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也是那样的圆,也是那样的美丽和明亮。只是,看着看着,眼泪却不争气地流下来,脑海中,也无端地蹦出了杜甫的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念着念着,心就不由自主地飞回了我的小乡村,我想,初秋的露水,应该也在这样的夜晚,悄悄爬上家门前的桔子树翠绿的树叶上了,月光如水,也应该洒进了我家那敞开的窗,照在弟弟妹妹酣睡的脸上。这一次,我品尝到惆怅的滋味了,有些微微地苦涩,也有些轻轻地甜蜜。
后来,为了一家的生计,父亲把家搬到了汉丹铁路附近的小镇。这个小镇,有着我以前完全见不到景致:长长的铁轨,向远方的天际无限的延伸,铁轨上,老式的火车头拉长汽笛,呼呼地喘着粗气,小小的火车站,各色的人背着行囊,匆匆地从踏上老式的车厢,奔向未知的远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躺在温暖的床上,看着窗外冷月如钩,撒着如雾般银辉,听着火车的汽笛声时时拉响,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李白,也像他一样,思念起自己的故乡来。
南方工作的第一个周末,正好中秋。站在电话亭边,我驻足良久,只是想给远方的父母打个电话,可是,口袋里却没有一分钱。无奈,只好一个人,沿着热闹而长长的街道走过来,再走过去。月至中天,把我孤独的背影投射在硬硬的水泥路上,脑海中反复浮现的,是苏轼的那首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遥远的异乡,月色如水,月华入注,人在天涯思故乡,还有什么语言区表达自己的祝福和希冀呢?恐怕这诗词是最精当不过的。
再后来,在他乡定居,生子,他乡成故乡。他乡有月,但夏夜乘凉赏月的机会却少了,其实,都市的阳台,狭小得放不下一张竹床,也放不下那缕淡淡的乡愁。中秋,也少有闲情坐于阳台,温一壶月光下酒。尽管,我在珠海的微波粼粼的海面,领略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大气和辉煌;在塞北的深秋,欣赏过“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初寒和冷寂;在灯红酒绿的秦淮河畔,温故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改版后的古典情怀。但此月已非彼月,“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今夜,在高楼,在他乡,我只能凭借想象,去回忆,那带着家乡味道的一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