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几乎买不到纸版的书,我是在网上找的电子版来阅读的。
最受益的第二章——投资理论与投资方法中的风险观,系统介绍了指数派、价值派、成长派、统计派、逆向派、技术派的代表人物、哲学思想和方法论。
一、人性
证券期货市场是人性弱点的放大镜,是人类社会构建所能构建出的最完备的人性竞技场。
市场参与者之间最终较量的是人品,最有希望最终胜出的通常是最有能力控制住人性弱点的人,通常是人品较为高尚的人。
当一个人的人生观以对社会的索取为基本价值取向时,他已经深陷贪欲的误区,从而难以遵循正确的风险观。
贪在投资判断阶段,表现为对投资信息的贪欲;在投资决策阶段,表现为投资收益的贪欲。
当一个人被人性的弱点完全控制时,无论他的行为是局限在狭小的领域内,还是完全不受限制,最后的失败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二、风险
一个没有风险的世界是不发展的世界,不发展的世界是死亡的世界。
对于具有远大人生目标的人来说,风险等于尝试,风险等于机会,承担风险等于捕捉机遇。短视的人生目标期望一举成功,把人生目标的实现看作是对一个结果的选择,认为胜者王侯败者寇,把风险看作是人生豪赌的代价。
主动的风险承受者有能力对市场中存在的不同风险进行分类,愿意主动地承担其中的某类风险,把投资收益看成是承担某类风险的报偿。
如果承担某项风险是必要的,可能的收益大于可能的损失,且能承受这一损失,应当下定决心行动。
对于主动的风险承受者,对投资奉行的是风险最小化原则,对风险的比较是决策和行动的关键点。对于被动的风险承受者,对投资奉行的是利益最大化原则,对利益的比较是决策和行动的主要关注点。
投资者的定力不足会形成重要的投资风险,朝令夕改使得没有一贯的完整作战计划。投资者的定力要以坚实可靠的分析技术为基础。
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真正风险主要来源于:购买股票时支付的价格过高;所投资公司的内在品质下降。
三、自尊
一个人如何定义自己的自尊心的形式和目标,将决定他在社会上的行为方式。
证券市场激烈的竞争特征,日常容易强化人的攀比意识。
攀比容易使人偏离既定的奋斗目标,在任何一个行业,要取得较大的成功,就要放弃错误的攀比思维。
成功者的抱负预期是始终相对稳定的,把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都看做是奋斗过程中的暂时现象。
成功者的思维方式是按照明确的既定目标不断努力,不与他人过多比较,在各种复杂条件下保持对目标的专注;在对自己过去行为进行评价时,不是如大多数人一样在顺境时便调高自己的抱负预期,在逆境时便降低自己的预期。
虚幻的自尊心和面子观念,不仅会削弱人在正确决策时必须具备的个性化和理性化的思维能力和敢于承担责任的责任感,和面对风险的冷静评估能力。
四、思维
在考虑想要什么的时候,同时思考能要什么和该要什么,前者是潜意识活动,后者是意识活动。
思维反映的是人对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统一的理解过程,这种理解难以达到完全的准确。
分析师思维的缺陷是,所认定的最佳方案遭遇重大挫折时,自身往往无法找到替代方案,失去了完全的行动能力。另一突出问题是决策行动迟缓,追求最佳方案的冲动导致行动时的犹豫不决。
并购通常只利于企业管理者,而不利于企业投资者。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应该站在提高企业股东收益的立场经营企业,而不是站在企业扩张的立场经营企业。
好消息不会刺激好股票,坏消息不会刺激坏股票。
五、投机
市场会证明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是错的,市场会利用大多数人的人性弱点,膨胀人性的弱点,并最终让他们犯下错误。历史不管怎么变,人性弱点顽固重复自己的规律不会变。
急于一夜暴富的心态驱使众多社会下层人士投入投机狂潮,而玩火者心态驱使一些高智商、高富裕的社会上层人士投入投机狂潮。
任何一个泡沫中,舆论都会激发起市场参与者的人性弱点,使人不得不信这不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而且是一次再也没有的机会,从而义无反顾地跳入泡沫的激流之中。
“前所未有的发财机会”,在极度膨胀人的贪欲,同时极度压抑人的恐惧之心。
经济的重大发展一定伴随着投机泡沫。人类社会中周期性发生的大众投机事件,往往是社会发展重大创新活动的产物,而且也蕴含着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启示。
六、操作
防止证券市场中的极端事件的伤害,防止赔大钱事件的出现。
要投资不被市场看好的好公司。
不要在高价概念股上投机。
不要短线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