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从中途接的班,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班里的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自信,甚至这种不自信已经变成了盲目自大。
“因为我总是考不好,因为我老是做不好,因为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老师的要求,因为我每次得到的父母的评价总是:你没有好好学习,你怎么又考这么差,,你不听话就知道惹事”等等,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孩子们的心理也发生着变化:既然所有的人都觉得我差,那我肯定很差了,我也不用努力了,因为努力了也没有用。于是“破罐子破摔”,孩子整个的状态会越来越不好,最后为了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他只好告诉自己“我不在乎成绩、不在乎奖励、我不在乎在父母眼里我好不好,我不在乎老师对我的评价”。
我们反思如果让孩子一直生活在充满鼓励、有希望的环境中他自然是乐观的,如果我们经常对孩子做的正确的事情给予表扬,我们就是一直在告诉孩子“你很棒,你是最棒的”,时间久了孩子们也会潜意识的觉得:我真的就是最棒的。那么他会更积极的去做那些好的、正确的事情,这就是所谓“谎言说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
我们可能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当自己低落、沮丧、灰心的时候,如果有个人哪怕是不太熟悉的人无心的一、两句鼓励的话,就会让我们转变心态,重新看待原本的挫败,从负面情绪中振作起来,我们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呢?所以经常问问自己,今天我有没有对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我想无论是勇气还是自信都不是天生的,他是一点一滴累积成的,一天一个小收获,一天一点小进步,一天一次“你最棒,你做的很好”,终有一天会造就一个自信、乐观、豁达的孩子。
下面把两个生活中的例子分享给大家:第一个:提问是老师上课最常做的事情,但现在的孩子往往不太愿意自己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并不是说他不会而是青春期的他们开始在意他们的评价。简单的说害怕丢脸、不想出丑,因此渐渐的就没有了举手的勇气,因为如果你不让他们单独说,你就会听到很多同学都在回答,而且一个比一个大声。当然变成这样的局面有原因肯定不止这一个,我是个不太纠结的人,既然接了这个班,遇到问题咱就去解决这个问题。
我首先做的是每次要让孩子们问题的时候,先给他们做心理建设:“孩子们你们怎么想就怎么说,语文就是让大家畅所欲言,而且我希望大家都能积极的去思考,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对问题应该要有自己的观点。”开始的时候还是效果不明显,时间久了胆子大一些的同学就开始举手,慢慢的从一个变成两个三个,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继续鼓励并且加大鼓励的力度,我会在这些同学回答出问题的时候让全班一起给他鼓掌,我也会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他,我还会在家长群里公开表扬,到现在愿意主动举手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就越来越多了。
第二个,一个周一早晨我在没有预先告知的情况下抽背课文,这完全是出人意料的,所以很多同学都没有准备,但其中有一个孩子站了起来,把我们上周才讲的课文非常流利的背了下来,于是我就对着他竖起了大拇指,并且称赞“孩子,你背的非常好”,紧接着我当着全班的面继续用实际行动表扬“因为今天只有他一个人将课文背出来,并且还背的非常棒,我奖励他今天晚上没有作业(这个方法只是偶尔用,而且也不会针对很多人的时候用)”,课下我还专门告诉他们班主任,提出对他今天的表现在班级群里表扬。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不要怕他们从此就骄傲,也不要觉得孩子做的好是理所当然,即使你心里这样想嘴上也不要说,大声的告诉孩子你为他骄傲,让孩子知道他的每一次坚持,每一份努力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
别急,故事还没有结束哦,当天晚上家长就给我打来电话说:“老师,孩子今天回家开心的手舞足蹈的告诉自己,今天只有他一个人背下来课文,最重要的是老师今天只表扬了他一个人,所以从今天起他每天都要认真背课文,让我监督他”。
此外家长还告诉我一个故事,他说实际上前一天(周日),他让孩子复习背书孩子勉勉强强读了读就不耐烦了,但他满心的劝说加上坚持孩子必须背下了,否则不让去做任何别的事情。孩子一看老爸是铁了心,非让他背出来不可,于是虽然不情不愿的还是背了,结果就是我前面说的故事。从那以后只要是背课文,他都会主动来找我要给我背。
这件事不但对他对班上其他同学也有很大的触动,他们会想:其实背课文也没多难,你看他都能背下来,我只要努力也不会有问题,而且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父母的夸奖。这样也带动了其他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一次背出来不难,难的是长期的坚持,但再长的路不都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吗,只要我们讲求方法一路陪伴,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好。
最后我要补充:不是说让爸爸妈妈们多夸奖孩子,就是不管他对不对你都夸奖或者是他做的对就夸,做的不对的时候就当没看到。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做了对的事就会得到肯定和奖励,做错了该批评的时候也一定也要好好批评,但切记不要动不动就打,或者动不动就骂,因为这样孩子只会觉得你自己都是个没有原则的人,我们要给孩子们建立一个正确的“是非对错”的观念。
当孩子出现了问题,作为家长你要做的不是立刻惩罚孩子,最好是及时和孩子沟通了解事情的始末,帮着孩子一起找出原因,让孩子真正知道他是怎么错的?错在哪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什么,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改正错误,下次不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