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很多公众号,听过很多故事,都说有人生要经历好多道坎,经历坎的次数多了,咬牙坚持下来了,再回头看,害,这算啥事儿嘞!
作为一个20考研奋斗者,尽管失利了,但我总想尝试着走调剂路线,不枉一年的努力。都说考研是一场拼智商和身体的战役,其实更多的是没有硝烟的信息战。虽然现在分数已知但是从未结束,处在2月尾巴的时点,正是无数抢占调剂名额备研人的厮杀。从打电话开始再到发邮件,收到邮件后再到复试,流程是多么紧凑有序,而被封闭一年处在零交际的情况下,打电话这个开端就已经把我给折腾了半天。(真的,能写出来,也不怕被笑,就这点胆儿还想考研,恐怕复试就要被刷! )However,我的初心是更希望把这点小破心事儿分享给那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解解压,单方面的唠个嗑。
这是打电话的the fist day,我先是刷了知乎找套用的打电话技巧(您好!请问是xx大学的xx 老师吗?占用您一些时间想问问关于调剂的情况可以吗? xx 专业在往年有调剂名额,今年是否还有呢?……好的,打扰老师了,谢谢老师,老师再见!)以及老师接电话注意的时间点(早上9:00-11:00 下午14:00-16:30其中11:00-11:30 16:30-17:00是老师下班的时间点,很可能没有心情去和你交流。)可见,如此熟悉套路的我现在不仅是可以把台词倒背如流,而且更加致用了。就在准备如此充分情景下,可我依旧不敢迈出那一步,或许我属于那种羞怯的人,见的世面太少,总觉得自己在实战场上会是个缩头龟,交流起来会磕巴。所以,我特意写下说话的大致内容,面壁念了起来(因为当时家里头没有人,我无条件的可以尽情freestyle,但这是打电话求老师问调剂名额!关系到未来三年的生活和学习,甚至是对一生都有影响的一刻,万不可马虎,必定是态度上要做到态度上有礼貌,口齿表达上尽量标准清晰的大事)once,twice ……到了差不多能把舌头捋顺了,内容上大致完整之后,我在手机里拨打了第一个调剂学校的电话号码。两分钟过去了,我发现我就是个怂货,因为……我没有播出去。我犹豫,我没有自信,我还害怕,甚至可以说我的心跳值已经140+了也豪不夸张 ,而且还犯起了一紧张就啃指甲的毛病。真的好怂,就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malfoy ,和harry 一起进入黑森林时嘴上逞强说不害怕,遇到voldemort尿都不撒一下就滚人了的样子。我对自己无奈,却不得不做出改变,硬是多练了几遍,又核对了一下号码,终于,点击了那个在屏幕上显示将近有五分多钟号码的播出键。嘟,嘟,嘟(定格中,我似乎已经感觉到内心的那团火在熊熊,脑海里是重复了十多遍的文字)对不起……我挂了电话,叹了口气,对方没有接,虽然心理上有些relax 可事情却一点也没有结果。(因为早在知乎上看到有前辈们在打电话的时候都有说明很多学校是不接电话的。对于这种情况,只能厚着脸皮隔段时间再打。)于是,我换了下一个学校招生办的联系号码,换了已经酝酿了近二十分钟的情绪和熟络的台词,重新拨号。相比之下,这次不同的是犹豫的时间短了,准备的时间也短了。几近播出三个嘟点后,对电话接通了!(此时很庆幸有人接同时又继续故作镇定、有条有理地说明我的请愿)同样没有结果,原因是负责招生这块的老师明天才值班,让我明天再打。紧接着,我练习着下一个学校的台词,拨打电话,无人接听,再换一个,如此循环,我终于结束了今天四个学校的任务。(最终结果其实是下午15:20左右开始打的电话,只有一个学校接通了,其余三所无人接听,接通的电话也是让我们明天再打。对,结论就是没有结果)可是很轻松,感觉有股力量突然间就这样释然了。
这是打电话的the second time,我起了个早,提前做好了往常的任务,就开始重复打昨天的电话。第二天早上的联系(这里有个调剂小建议:最好是上午call 因为经过晚上充足的休息后,很多老师消除了接电话与回答问题的疲惫)我虽然还有做适当的口头准备,但很明显的是,我真的自然了很多。啃指甲,心尖上揣着一只野兔已成为过去式,很快的时间里,我交流了调剂院校(虽然没有明确答复,只是以等政策出来后才可以确定来搪塞,我也欣然接受,默默进行我的planB)。虽没过几天,但回想起来都是些啥儿嘛,没芝麻屁点大的。
这是发文前一天的经历。傍晚的时光,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去家楼下的操场跑圈。说来惭愧,每次都是跑个1.6公里(四百米的操场约四圈)就over ,而且每每都是跑到最后一两圈的时候就会有累屎累瘫的感觉。我一直想改变,想拥有健康的体态同时,更期待能对困扰万千少女的脂肪问题说byebye,所以我想通过把目标定格在突破2公里来实现。可…俗话都说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看来一点也没错,两天过去了,keep动态上还是依然每天1.6公里的我,一个行动上矮子活生生的例子。难道多跑一圈就真的这么难?难道多出那么400米就能晕倒掉?难道多出3分钟就会喘不上气?早上的雄心壮志到了傍晚就烟消云散,可谁知操场上的步伐就如多加了锁链在坚难地迈开,不是不想做出挑战,是因为我总在最难以坚持下去的时候选择the end。是的,这一天我做到了,就在每天跑的最后一圈里,我没有停下而是继续,没有放慢而是保持频率一致,没有因为酸痛和累得来不及喘气的时候和前两次失败相同而是选择再迈出我的步伐。伴着音乐,奔跑,流汗,反而感到超越了极点后一切疲惫和酸痛感都淡去了,此刻我的状态别说是多跑一圈,多来个1.6公里都是杠杠的。在最后走路放松的时候,回想了一会儿,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本质不分家的,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学习,人生的坎是避免不了的,就看你对待他的态度和行动上的那一步。如果没有第一次的电话联系,或许我可能还会在因为不敢迈出那一步中焦灼,因此失去机会;如果没有第一次多跑一圈的行动,或许我根本发现不了,在1.6公里后还有一个更有毅力和坚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