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朋友圈可见的是近一个月的动态,这样的设置已经一年有余了。
而在这之前,我对这样的设置颇有微词。
我觉得喜欢发圈的人都是爱分享的人,而我做为一个经常在圈里闲逛的人,也爱看别人分享的所有关于吃喝玩乐、伤春悲秋的信息。
有一次,科里一个95后小靓女分享一处喝咖啡的小店,很有格调很有感觉。几天后当我想去那里坐坐的时候再回头翻找她的朋友圈,赫然一句“朋友仅展示近三天的朋友圈”。不仅有些尴尬了,于是,私聊她要来店名和地址。
还有一次,同事A分享了她出去玩的风景图,山水被青绿晕染,有超脱俗世的清丽。当即盘算起一场想走却得晚些时日才能走出去的旅行。找到同事B,和她连说带比划描绘着别人朋友圈里旅途的风光,特别兴奋地翻看朋友圈,结果看到的是——
当即有些恼火了,跑到A面前,“质问”她,为啥设置“三天可见”,太不方便。她没经考虑说,现在朋友圈里的人太多了,有很多是不熟的同行、学员、患者还有家属。她说,不想自己的生活过多地暴露在别人面前,所以,做了这样的设置。
听了表示理解,但仍想让自己实在地暴露在阳光下,所以没改设置。
可是,近两年工作调到了门诊,接触到很多患者,需要随时沟通并长期维系关系。再加上在各类培训课中结识了很多学员,导致朋友圈里添加了越来越多的新微友。
熟悉的不熟悉的,有一天突然不想有那么多人能够看到我一直以来的状态。犹豫了片刻,把朋友圈设置成“可见一个月的状态”。
仿佛这样,就没有人可以看到你的生活,没有人看到你的悲喜。
但,现在想想,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人在乎你的喜怒哀乐?一切不过是自己自作多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