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串联起来的明天
下面的故事都是在近十三年的培训的路上遇到的真实案例,名字全部用化名,为了不做对学校的影响高中或初中用的都是随机的名字,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希望大家关注的是这些案例背后的原因以及教训,越是细小的事情越是会爆发以后跟大的问题。当然故事中的孩子们大家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大人们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心理咨询师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 小女孩刘某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第一时间竟然没有发现,在一个位置上坐着,她可以让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对于一个初中的女孩她不应该是花季朝气蓬勃的年纪吗,她经历过什么让她封锁自己的气场,不让人关注他,对于这样来补课的学生,我在心里告诉自己解决学习的问题不是眼前最重要的,让她开口给我说话才是最重要的。他的心里一定经过打击才会让他选择这样的方式与人相处。安静的近乎不存在。在第一节课上我尽可能给他传达出这里不是学校,没有形式化的那么多规矩,首先你得告诉我来学什么。她掏出书本和笔记本还有同一个学科的七八本练习册,我吓了一跳,问道:“这都是学校发的?这么多?”
我期待着她的回答。“我妈买的”。她用近乎你听不到的细如游丝的声音回答,不过我还是捕捉到了。第一节课在她能用点头摇头的配合模式下结束了,要打开一个人的心结,只有当你走进她的世界才谈得上理解和交流,第一节课我没有询问他为什么说话声这样小的问题,尽可能把书上的知识点压缩成小块,像压缩饼干一样让她用从未接触过得区别学校的模式让她接受。
她会笑,害羞似的那种,看来她的心理还是很阳光,只是不敢大声说话。
在自己的培训机构解决孩子们的学习问题当然重要,但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必须寻找到,不然一个人的成绩不仅会反复,还会出现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让家长和我自己都非常头疼。
对于刘某某,随着课程的推广,在课上不仅传达出怎样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每个学科,理解他们学校每个老师的好坏之处,通过评价别人我可以从中分析出她对自己的评价。你怎样对待别人,我可以反向推到他人怎样对待你,这是心理学投射最重要的应用。
我作为培训机构的讲师不是有探究别人 隐私的毛病,而是很多时候一个人来到我们这里,带着一身的问题出现,学习的坏只是一个结果,他不是一个原因,所以,学习心理学的我只有把从每个人的潜在影响因素挖缺出来,才能进一步把一个孩子的学习放到他眼前,让他自己选择将来要走的路。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的情绪好时可以与人说很多,情绪不好时可以一整天(寒暑假)不说话,在她的背后一定有个人或是某种状态能勾起她对自己创伤的回忆,是时候让他开口了,我和她讲了一个例子,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我告诉他一个人在学校和家庭都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遭受不公的待遇,这个时候感受事物的心态无比重要,是把自己当成懦弱的受害者一直委屈还是转念接受现实,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就非常重要,老师我在上学时的成绩比你们任何人都差,甚至所有老师都会放弃我,考学这件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别人遭受一次打击可能一蹶不振,而我天天板着桌子去教室门口听课,下课了再进来,坐在最后一排的教室后门,上厕所很方便,一个学期我都是这样过来的,批评应该可以论斤称了拿去卖。
我不恨老师,因为恨不过来,老师太多,九科老师呢,太累。
听到这,她回问出一个问题,那你后来呢?
我停下来,看着他,“无论哪个老师看不上你或者辱骂你体罚你,当你觉得委屈,不理解,寻求平衡时,都是把自己放到很低的位置,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一样危险,不要用弱者的心态感受激烈的矛盾。那样只会让自己更受伤。”
我停下来,等着她。“老师你知道吗?我以前不是这样的,小学的时候我比任何人都活泼,爱说话,又一次,我和同学起了争执,班主任偏心偏袒那个学生,不给我任何解释的机会,说给班里抹黑,我气得大哭,最可气的是将这件事情转告我妈,我妈跟着老师一样的态度,什么也没问,劈头盖脸的把我一顿训。我都崩溃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没有一个人先问问我,我才是受害者。从那时开始,我不敢也不喜欢大声说话,也不想听到自己的声音,知道我为什么总是跟神经病一样情绪时好时坏吗,每次跟我妈吵架我都不想说话,跟你们也是。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这样真的很管用,我妈被我的沉默打败了……”
“嗯,那位老师做的不好,可是一位老师偏心我可以理解,没有人能公平的处理所有问题,我现在关心你,你的问题已经不是那个老师的问题,而是在你那里,变成了你和你妈妈的问题。”
我接着说道:“对于学习,你考上一类高中不是问题,这样子的相处太累,虽然是你的武器,但是,那个阴影还在你的角落里,人生不是只有一种处理问题发的方式吧,就像咱们解决数学中的难题,方法都不是只有一种,你从不会做题到用两种三种方法解答出来,不是正好说明一个刚来时已觉得特别难的问题无从解决,到现在完全可以凭借 自己的力量吧它解决了吗”
剩下的时间,我不说话,等她消化,也等她询问。也等着她的一个答案。
当一个人明白自己是怎样的经历过去时,不要着急她立马转变,那非常危险,着急很多时候都只会让人越来越乱,我从未希望一个人因为一个念头清醒的强行把自己你转过来,没有一个缓冲带过程是非常错误的。
通常,孩子即使被老师打了,也不会恨一个老师,一种疏远的身份横在中间,孩子会认为这是应该的,极端老师除外,但是同一个学校的问题若是家长处理就会很麻烦,越是亲近的关系越容易造成隔阂,越是亲近的亲密关系越容易裂缝或是破碎。
很多天真的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不用去维护亲子之情,家人之间的情感真的不用经营就可以幸福的走一生吗,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后来,我找来了刘某某的妈妈有学习的进步聊到她小时候(故意将话题引入小学),孩子的妈妈高兴的谈起她小时候的学习,孩子的妈妈被我带进了回忆里。果真说起了那件吵架的事情,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现在管不了了,学会冷战了,感叹等等。
我和孩子的妈妈谈了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的问题,并悄悄暗示她一个母亲与自己的女儿做朋友就可以无话不谈。更指导性的技术层面不可以直接交给家长,第一家长不会用反而会弄巧成拙,第二大人的问题处理思考模式不经过心理咨询辅导你完全无法助她扭转。
在谈及第二那个案例前,大家一起思考,刘某某的妈妈应该怎样做才可以结束与孩子的冷战,最重要的是,越是亲密关系才生的伤害越痛苦,事情越小,才生的裂变问题越严重。当然,刘某某考上一类高中后,学习和生活有了一番进步的变化,解决问题后不代表问题就永远不会再出现,那是自我欺骗,就如同你感冒了一次吃了一次药不可能管用一辈子。但是,当两个人学会处理了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会有所不同,带来的效果就会不一样,家人之间的关系就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