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朱志国的事迹,我深感震撼。一省的组织部副部长,在周六的上午,倒在了去单位加班的路上,年仅43岁。四个月前,他的妻子因癌症去世,在帮助妻子和病魔斗争的8年里,他卖掉了房子,倾尽了所有,夫妻双双病逝后,只留下了16岁的儿子和一身重病的老母亲。他吃苦耐劳,21岁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到了青海的戈壁乡镇工作,离家远、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但是他吃苦耐劳,从不抱怨。从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到青海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组织处处长、部务委员、副部长兼省委两新工委书记等职务,在每个岗位都立足实际,担当务实。
他有一张标记了很多村名的地图,见证了他“到基层去,多走多听”的承诺。同事们说,他立志走完青海所有的村庄。从基层党建考核到干部考察,从村“两委”报酬调整调研到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从基层换届选举到党员教育培训,只要下乡,他都翻出地图勾画标记,“全省4149个村庄,已走完一大半”。
青海省西宁市陶北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在朱治国的推动下,数名村干部圆了大学梦,并把新学到的知识融入基层治理,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他还牵头制定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多个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我们工作是为人民服务,要保持奋斗、永远奋斗。”他以生命书写了忠诚答卷,真正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该学习他忠诚干净担当的优良品质,学习他深入群众,将群众的事牢记在心,不怕苦不怕累的实干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