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

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有感而发:“读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

有些愚蠢之人,读了三年医书,自认为自己对中医理论和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已经烂熟于心,没有什么病治不了。但是当了三年医生,行医治病中,才发现书上那么多经典名方,竟然在实践中都用不上。

这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光是有理论知识,纸上谈兵等于零。你看那个马谡,说起孙子兵法来,头头是道,真正让他去指挥作战,结果败得一塌糊涂。马谡因为失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了头,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

有些中医教授,说起中医理论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真让他们临床治病,却手足无措,处不了精当的组方。他们只是理论家,不会临床治病,因为他们脱离了实践。

人生病不可能按照经典名方来生病,不可能和经典名方的病症是一模一样。这个病人的体质也不可能和经典名方里面那个病人的一模一样,不可能和经典名方的病情、病程……一模一样。一句话,人是活的,经典名方是死的。

中医是活的,不是随便用个经典名方就可以把病人治愈的。必须辨证论治,必须根据病人、病证、病情的寒热虚实阴阳表里来对证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中医理论必须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药到病除。否则,就算是用经典名方,也不一定取效,还有可能治死人。



中医是辩证法的最高境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才能药到病除。如果没有这个理念,就算是用张仲景的经典名方,也会医死人。比如大青龙汤,用得不对或者过量,就会大汗亡阳而死。


解放前一个医生的表兄感冒了,请他去看病。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诊断表兄外感风寒,内有郁热,属于典型的大青龙汤证,就开了一副大青龙汤,让他儿子去抓药。表兄吃了以后感觉病情大减。第二天他感觉还有点不舒服,就叫儿子再去抓一副大青龙汤回来继续吃。儿子去药铺抓药,小二不干,说处方上面只开了一副,不敢卖二副。儿子就去其他药铺抓了一副回家熬给父亲吃。大青龙汤是峻猛发汗药,结果此人吃了以后大汗淋漓,虚脱而亡。

大青龙汤是张仲景的经典名方,此方发汗之功居解表方剂之冠,故一服得汗者,应停后服,中病即止,不能过量服用。否则大汗伤阴,大汗亡阳。


法国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说过一句名言:“ 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越学习中医理论,越发现自己还很不足。因为行医过程中,发现自己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不够用。行医实践中,遇见的病人千奇百怪,有的疾病真是闻所未闻,这就迫使你必须继续研究中医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实践再次上升到理论阶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得出新的理论,再用来指导实践。


因为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在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理论虽然曾经被实践证明为是真理,但由于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现实的新的实践又证明了曾经被过去的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理论并不是或不完全是真理,而是谬误或包含谬误的成分。与此相反,有的理论虽然曾经被实践证明为谬误,但由于实践的发展和深化,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现实的新的实践又证明曾经被过去的实践证明为谬误的理论并不是谬误或不完全是谬误,而是真理或包含真理的成分。这都证明人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肯定是正确的,这个就是真理的绝对性。但是真理也有相对性,今天是正确的真理,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真理就变成了谬误,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


对于中医来说,张仲景的经典名方,在今天照样可以借鉴,但是不能照搬使用。毕竟汉代的人体质和气候条件与现代不一样。辨证论治,才是中医的灵魂。


张锡纯在使用麻黄汤原方治疗伤寒病时,发现有的病人服了有效,有的病人服用无效。其不效者,服麻黄汤出汗以后其病转入阳明。他通过思考,悟出今人禀赋多阴亏。所以再用麻黄汤时,于方中加入知母或者天花粉数钱以滋阴退热,用之皆效。如果其人阳分虚者,则于麻黄汤之中加补气之药以助汗出。



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值得称道的经方派医学家曹颖甫先生,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究。《伤寒发微》和《金匮发微》是他研究仲景医学的结晶,《经方医案》和《曹颖甫医案》是他长期临床效验的缩影。他用伤寒论诸方,剂量皆为原方十分之一,比如原方里面的3两,更为3钱,即9克。曹先生认为用十分之一的剂量,利多弊少。原因是汉代气候非常寒冷。

曹颖甫认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根本,“经方”是后世方剂的基础,中医应该从源寻流,而不应该舍本逐末。

张锡纯和曹颖甫等医家就是活学活用经典名方的楷模,而不是生搬硬套经典名方来治病。


一个好的中医师,应该一辈子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学习中医理论,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医疗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写成专著,传之后人,为后人提供指导作用。这就是对中医最好的传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