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估算时间
错误的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为此,李笑来老师引用了一个侯士达法则: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这句话不难理解,对于应该完成的某项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预算花费的时间,从客观上来讲,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自己的时间预算往往拘泥于以往的经验和认知,所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经常面对一些新问题。
就像李笑来老师举出的那个学英语的例子,一开始单纯的以为解决了词汇问题就OK了,结果,好不容易解决了词汇问题又要面对语法、逻辑思维,再后来又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等等,这样,任务量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好几倍。
再有一点我觉得我们常说的“拖延症”业存在类似的问题,说到底,是时间预算与实际情况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拖延症比较严重的人都有一个共性,总把未来预期想的过于美好,所以这样的“自信”成了拖延的借口,任务拖延就意味着预算给此任务的时间减少了,所以这样就出现了要么完不成任务,要么完成了质量上不尽如人意。
除了时间概念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用李笑来的话说就是“要判断熟悉程度”,在他看来,未来的学习,往往都是对未知探索,所以必须要做好足够的时间预算,即便是自己存在已知的部分因为可能遇到未知的“问题”所以也要做好足够的预算。
说到这里,李笑来在最后引用诺维格的《十年学会程序设计》这篇文章,里面谈到披头士乐队从出道到成名作《佩珀中士》的发行足足经过了十年时间,甚至塞缪尔·约翰逊提出“任何领域的卓越成就都要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取得,代价稍微低一点都无法换来”这也是对之前所讲过的“速成绝无可能”的另一种佐证。
说到最后,本文归根结底是在告诉我们,要有正确估算时间的能力,为此就必须养成好的习惯,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就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在据此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所以,想获得巨大的成功,付出的时间成本自然也是巨大的。
2、及时行动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际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
”现在就开始”在我看来反映的是“执行力”的强弱,执行力强的人,往往接到一件任务立刻开始,而执行力弱的人有一定的“拖延症”的因素,迟迟不开始,只要时间允许,就无限期拖延下去。
在李笑来老师看来,这类“拖延症”的人,本质上都有一种恐惧,可能是来自内部的,也可能是来自外部的,他们有一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对外界的恐惧让他们迟迟不肯行动,最终一事无成。
不管做任何事,只要开始了,就一定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便是把事情拖延到了最后,风险也是无法避免的。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所以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要摆正自己的心态,那些能够做好的人,他们往往给人一种轻车熟路,从容不迫的感觉,他们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他们高效的执行力,而端正心态则是执行力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拖延的人往往对外界的压力感到恐惧,他们害怕失败后被他人冷嘲热讽,这也让他们产生了“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态。
所以,我们只需要专注于我们当下要做的事即可,不必在意他人的非议,要知道能成功做成事的人他们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不易,所以他们往往给予的多为鼓励,那些冷嘲热讽的人往往都是失败者。
正如《激战》里程辉勉励他徒弟的那句话“怕了,你就输了一辈子”,不要恐惧,摆正心态,立即执行,这样方可成事,西点军校的22条军规之一的“没有借口,立即执行”说的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
3、直面困难
在生活中,我们做事除了要做好估算时间,和做到及时行动之外,我们还要正确的面对“困难”。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看着很努力的人”,他们不拖延,付出的时间也足够多,但他们完成任务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简而言之,就是“效率”低下,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这类人“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而且这类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对于要做的任何事都有困难的和简单的两个部分,为此,在李笑来老师看来比较理想的安排是“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出来的的时间放在处理困难的事情上”,但很多时候很多人往往规避困难的事,只完成简单的部分,对于困难的部分往往视而不见,甚至总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
为此,在李笑来老师看来,这个问题的根源来自于两个方面:奖励与惩罚。
人们都喜欢被奖励而讨厌惩罚,正因为如此,“简单”的事做起来容易,反馈率高,得到“奖励”比较容易,所以人们都喜欢做简单的事,而“困难”的事,相对而言消耗的时间更多,而且反馈率低,甚至可能失败,所以“困难”的事人们往往产生厌恶的情绪,甚至逃避。而真正让我们成长的正是那些困难的事情。
就拿李笑来老师说的学英语的例子来说,学习英语只做听力和阅读,却不愿意练习口语和写作,或者做项目的时候只讨论做什么而不去考虑怎么做,这样制作简单的而回避困难的必然难以成事。就像李笑来老师在完成他的畅销书畅销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那样,最简单的收集词汇文本仅仅花了一个月,而他在编辑、复制、整理等一系列枯燥的工作中足足花了8个月的时间。
所以,想踏踏实实的做成一件事就必须面对那些大量的枯燥而又无聊的工作,只有不回避那些“困难”的事,踏踏实实的把它做好,方可成事。
说到这里,我想我们做任何事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想要做的事合理的估算时间,其次要有强大的执行力,要“及时行动”,在做具体工作中,要勇于直面困难,并把“困难”的事做好,这样方可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