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感觉“原因论+目的论”或许更好

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但不是过去造成的,是对过去的看待方式(自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又或者说“精神创伤”本身,是自己选择而来的,是一种不想面对现实的逃避方式。这个创伤既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解读方式。

所以,创伤可以存在,也可以消失。前提是需要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受创伤,然后接纳,最后再换个角度重新解读。

于是,重新选择的机会出现了。也就是无时无刻的当下,悟了就简单。

精神创伤在人们还没形成稳固个体的时候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原生家庭决定论,非常赞同。但是这里有一个归因与归罪的区别,如果只是归罪,那对未来毫无用处,但是归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与自己或环境和解,最后去改变自己。

人,是趋利避害的。受到伤害后,会建立一种自我的保护机制避免再次受到类似的伤害。这样是不是能解释为什么痛苦总是记得无比清晰?选择性忘记了的痛苦其实还是活在潜意识里,支配着我们的生活社交。

过去并不完全是坏的,真是过去的事情塑造了现在的你,独一无二的你,伤痕累累但无比坚强的你。

如果说原因论像是医生下医疗诊断的一种依据,那么目的论就更像是医生之后会采取的治疗手段。人不可能不受过去影响,原因论和目的论都可以给我们以治愈,一个给予抚慰一个给予振奋,两者我们都需要,关键我们怎么用。

目的论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与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现在的我们是过去经历的累积和现在的选择叠加。过去的创伤随着时间会慢慢淡化也有可能加深变形,这就要看我们的态度。接纳过去的自己,才会让现在的自己更加强大,也不会让自己陷足于过去无法自拔。目的论是我们与这个世界与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现在的我们是过去经历的累积和现在的选择叠加。过去的创伤随着时间会慢慢淡化也有可能加深变形,这就要看我们的态度。接纳过去的自己,才会让现在的自己更加强大,也不会让自己陷足于过去无法自拔。

目的论和原因论之间并没有存在绝对的对错,它们都是解释世界的方法。本文推崇目的论也是基于实用主义的立场。原因论让我们深陷过去,现在的自己无法改变。目的论则认为当下的行为和性格都是因为某一目的产生的,因此现在的自己可以改变。这无疑给了我们更多改变自己的勇气。

原因论与目的论或许可以并存。原因论造就我们的个性,目的论造就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成就最终是我们过去的一系列行动导致的。

人本身就是由无数个过去组成的,或者说现在的你就是每一个过去的整合,但是未来并不是由过去决定的,而是现在,现在的你如何做才成就未来的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言 从前,在被誉为千年之都的古都郊外住着一位哲人,他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 时可以获得幸福。 有一位青年无法...
    人啊认识你自己阅读 1,198评论 0 0
  •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1、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2、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3、心...
    恒悟者阅读 763评论 0 1
  •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目的论之类的学说只是一种诡辩,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人既不可能忘记过去,也不可能从过去...
    c94b724fed80阅读 471评论 0 2
  • 2022年5月19日 15:30 《被讨厌的勇气》 序 一直以来都想每天找个空闲时间看看书并且做一些记录感想之类的...
    三三_两两阅读 333评论 0 0
  • 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曰)岸见一郎,(日)古贺史健)核心:①过去决定论→解释论发生...
    Cicilion阅读 8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