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就老了吗?
听到这个问题,肯定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怎么可能?35岁正是年富力强!
那35岁的职场人呢?
为什么就“老”得要被淘汰了?
01
近日,360创始人周鸿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不知道为什么中国35岁就老了,美国硅谷很多主力程序员都超过35岁。
“过了35岁,不一定能熬夜了,但是可以让自己的经验,发挥得更充足。”
事实肯定是这样,人到中年,工作经验更丰富,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人际交往,都应该比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更胜一筹。
可现实是怎样呢?
曾经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大厂们,一个个开始裁员,裁员名单中,包括不少中高层管理者,甚至有年薪百万以上的人员。
互联网越来越讲究“年轻化”,这不是空口无凭,且看这一组数据,没有一个公司的平均年龄达到35岁。
这不就是证明“35岁现象”的最好证据。
那正是这些压力最大的人群,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最需要工作的人群,他们去哪了?
某HR说,他不是没见过35岁以上的求职简历,只是这些简历连初筛都通不过去,甚至28岁以上的简历都直接扔掉。
有工作经验、有家庭压力不会乱跳槽,原本的“抢手货”,现在成了人人都不要的“滞销品”。
02
有比“35岁”更糟糕的吗?
有!“35岁,女”。
还有比“35岁,女”更糟糕的吗?
有!“35岁,女,已婚未育/已育一胎”。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发布了一项调查研究,数据显示,与生育之前比,生育1个孩子使得妻子的就业几率下降约6.6%;继续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妻子,就业率再次下降9.3%。
现在三胎都放开了,这个数据还敢继续做下去吗?
笔者亲身经历,面试了十余个工作单位,所有HR前三个问题,甚至绝大多数是第一个问题,就会问家庭情况、孩子多大、未来打算。
当然,因为劳动法,HR不可能问得很直白,但这些情况他们都会考量。
朋友的单位也直接表明,对女性有性别对待,一胎怕二胎、二胎怕三胎,反正最好不招女的。
去年11月,一名上海的女子被发现伪造身份证,警方调查得知是为了好找工作,将出生年份从1972年(49岁)改成了1983年(38岁)。
最扎心的不是这位大姐找不到工作出此下策,而是网友纷纷表示:1983年的也找不到工作啊!
不可否认,有极少数女性在备孕、甚至怀孕初期就抱着单位“接盘”的目的去面试应聘,导致公司对面试者的话都不尽相信。
但,在女性求职、尤其是中年女性求职方面,单靠劳动法的约束,怕解决不了问题。
单位不愿承担风险,不要你进门就是,毕竟也不是慈善机构,找不到工作的“35岁,男”都一大堆呢,何苦要你一个“35岁,女”呢?
03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
个中原因并不难理解。
35岁,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被抛弃,而是因为干同样的活,年轻人拿的薪水更少、加班更多、还更“听话”!
在普通人的职场,没有哪个职位是不可替代的,企业甚至不需要你多么优秀多么专业,只需要便宜而听指令的就行了。
再因为996,无底线的加班,早早的让人消耗了身体,35岁的职场人做不到年轻人那样去“拼”去“熬”。
如果都遵循朝九晚五,谁不可以干到退休?
这样的现象又会让中年职场人走入另一个死胡同。
怕被辞退,就只能拼了命地努力工作,老老实实听话,也不敢提涨薪不敢要求升职,一旦被裁,家庭立马失去经济支柱。
那作为老板呢?利用35岁的就业形势,更加压榨这些员工,以裁员震慑或要挟,和这些可怜的中年人们谈条件,职场PUA就这么来了!
职场越来越内卷,一代又一代的打工人越来越艰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打车的时候网约车司机的年龄普遍都是大叔,还有快递员、外卖员,都逐渐“中年化”。
难道35岁的再就业人群,就只能做这些体力工作吗?
这些活儿,干起来,心里委屈;不干,养不起家庭。
最终,中年人的成长,或许就是学会和生活妥协。
End
我是慢慢,你有什么看法?
和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