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的碳排放常态,2100年,全球气候升温将超过4摄氏度。
实际上,从工业革命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的种种活动打破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平衡状态。
二氧化碳、甲烷等成分的不断积聚,引起了温室效应。
气候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更关系到人类的命运。
目前,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宣传碳中和理念,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
市场主体缺乏科学认知和应对之策不是关键,关键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国际角度分析:
气候变暖是全球问题,除美国之外,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响应。
从美国政府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可以看出,美国只关心本国利益。
美国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全球碳排放权市场的建立。
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没有它的参与,市场就不能形成稳定的价格机制,也就不能进行碳排放权的交易,也就不利于全球气候的治理。
从市场角度分析:
在经济学中,纯净的空气属于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备两个特征:
第一是非竞争性,
第二是非排他性。
这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
简单来说,非竞争性意味着:你使用这个商品的同时并不影响其他人使用这个商品。
非排他性意味着:不付钱的人也能使用这个商品。
纯净的空气是非竞争性的,因为我的享用并不影响你的享用。
纯净的空气也是非排他性的,因为任何人都能免费享用它。
纯净的空气是一种公共物品,所以它没有市场,也就没有价格。
碳的排放,置换了纯净的空气成分,由于纯净的空气本身没有价值,也就意味着,碳的排放是无偿的。
购买碳排放权意味着企业可以享受在未来通过碳排放的方式置换纯净空气的权利。
由于纯净空气作为标的物本身没有价值,所以碳排放权作为一项期权本身也没有价值。
所以企业不会投入资金来进行减排技术的研发。这样的话,气候问题就不会得到根本解决。
从企业角度分析:
博弈论中的智猪模型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小猪搭便车,大猪最辛苦”
无论是大猪还是小猪,等着别人去碰按钮都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双碳目标的日益临近,迫于政治任务和表率作用。央企和上市公司会首先做出表态。
上市公司不但面临着政策压力,还会面临投资人对于企业气候行动的要求和期待。
所以上市公司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时间去制定和实施碳减排计划。
对中小企业而言,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抵御风险能力都和上市公司有较大的差距。
中小企业对现金流的需求会更加强烈。而技术创新和工艺研发会减少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入,相应增加企业面临的风险。
但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其政策空间大,聪明的企业会充分利用这段市场间隙,借局布阵,力小势大,不断开拓市场空间,赢得市场主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致理清了目前碳中和目标所面临的问题。
30•60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相信30•60的到来,一定会让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