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坚守课堂,一起观课4

课例

四下《母鸡》  王崧舟 2023.1.16

一、导入

1.简介“老舍”。(指名读)

2.谈“简介”中印象最深的地方。

3.小结:老舍先生是一位大作家。

4.创设情境:

老舍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老舍先生的夫人养了一只母鸡。

(1)出示鸡的图片、叫声。

(2)老舍先生正在和朋友讨论剧本、响起了鸡叫声。

(3)老舍先生正在房间写小说,思路刚刚出来,响起了鸡叫声。

(4)要是碰到你,你怎么处理?

二、理解

师:老舍发挥大作家本性,向夫人写投诉信。

师:夫人不理睬,因为泛泛而谈,没有写具体事例。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写投诉信?

✨活动一:帮老舍先生写好投诉信

1.找一找:母鸡有哪些令人讨厌的具体事实?

2.注一注,在具体事情旁边写上对应的意见。

(1)生自主寻找。

(2)汇报:

文段: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①事实一:大声喧哗

重点读“讨厌”。

“嘎嘎”出现了几次?

合作读,指生读前半段,齐读“讨厌”。

在练习本上书写一遍“讨厌”。

②事实二:无病呻吟

文段: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重点读“小疙瘩”。

结合文段,通过师生对话理解“无病呻吟”。

合作读,指生读前半段,齐读“讨厌”。

在练习本上书写第二遍“讨厌”。

③事实三:欺软怕硬。

文段: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很很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师:母鸡怕大公鸡,却欺侮鸭子和母鸡。

合作读,指生读前半段,齐读“讨厌”。

在练习本上默写“讨厌”一词。

④事实四:自我炫耀

文段: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师:“聋人都会被它吵得受不了。”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母鸡的“自我炫耀”。

合作读,指生读前半段,齐读“讨厌”。

在练习本上书写最后一遍“讨厌”。

板书:一向讨厌。

(3)老舍先生重新修改了投诉信

①你们觉得他现在的投诉信写得怎么样?(具体、生动)

师:帮老舍先生读给他的夫人听。②师生合作读,师读其他内容,生读“讨厌”。

(4)出示鸡雏图片与文字。

她成为母亲了,要抚养一群鸡雏,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送到养鸡场、放弃投诉信…

✨活动二:帮老舍先生写好表扬信

1.母鸡有哪些值得表扬的具体事实?

2.在具体事实旁边写上理由。

(1)老舍先生写表扬信,一定会出现哪4个词?

板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①齐读。

②与之前讨厌的四点对比读。

③抄写这4个词。

师:抄完这4个词,你有什么感觉?(惊讶、好母亲……)

(2)生自主到文中找事实,并汇报。

①事实一:

文段中有一个词能概括文段的内容。

圈出“警戒”(防备)

“警告”(提醒)。

“警戒”的具体表现——最后一句话。

师:从母鸡“警戒”的这件事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生结合相关词句谈理解)

师生合作读。

②生结合相关文段,自由汇报其他事实,师相机引导关键词句。

如:一直半蹲着

(3)对比读句段:读讨厌的句子。

师:为什么母鸡却变得如此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看到这样的母鸡,你有什么感受吗?

板书:不敢讨厌。

(4)结合板书,点出“对比”的修辞手法。

(5)合作读读表扬信。

师读开头,指名4生读特定文段,其他生读红色部分。

三、拓展

1.看到母鸡这样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你会想到谁?

(1)指生回答

师:老舍先生也想到了他的母亲,老舍先生幼年丧父,他说他的生命是母亲给的。

(2)补充资料

资料一: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选自老舍《我的母亲》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资料二: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选自老舍《我的母亲》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资料三: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选自老舍《我的母亲》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回归文段:


师:你对自己的母亲,全天下的母亲充满了什么感情?

再次播放鸡叫声,你还敢讨厌她吗?

齐读: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

感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动物的感情的。”王崧舟老师在一开始就通过老舍先生的简介明确了老舍先生是“大作家”的身份。其次借助“写投诉信”和“表扬信”两个生活化的活动展开教学,既现实又有探讨的价值。本课非常注重创设情境,而且能够通过转换角色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比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有什么感受?”等问题在每个重要的环节都有提及。这或许就是王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主体性、生活性、实践性、整合性。我个人有一个疑惑,本节课过多的关注“情感”方面的感悟,好像比较忽略了“如何表达”这一点,两个活动结束之后,虽然王老师小结时点明了从“一向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是用到了对比的写法,但总感觉是点到为止,与此同时,这堂课也没有解决课后习题3《猫》和《母鸡》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梳理同一个作家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必要的,不仅仅是学习写作技巧,也是学习作家的思维,即表达方式是多样的,但面对不同情境,可以选择适合的表达的方式。

这节课中,王崧舟老师善于挖掘文本背后的信息,最后的“资料补充”,让我们对老舍先生又有了多一分了解,这与感悟文章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是相得益彰的。课堂临近尾声时,王老师又出示重要的句子,“她负责、勇敢、慈爱……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以及再次播放鸡的叫声,然后发出灵魂一问“你还敢讨厌她吗?”学生齐刷刷地说“不会”,此时对母亲认可、赞扬的种子深深地留在了学生的心中。

报告:

文学阅读与任务情境创设  王崧舟 2023.1.16

复合情境

古代情境与当代情境

嵌入

一、为什么要创设复合情境

第一层次:激发兴趣,让学生的情感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

第二层次:营造环境,让学习内容与学生成长紧密关联。

第三层次:导向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建构过程。

二、复合情境有哪些优势

1.我的在场——主体性。

2.那就是我——生活性。

3.尽其在我——实践性。

(参与式学习)

4.处处有我——整合性。

三、怎样创设复合情境

1.主体性: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情境。

例如:疫情期间,为丰富隔离小区的居家生活,东方社区将举行“萌宠欢乐秀”云端展示活动。请你从《猫》《母鸡》《白鹅》中任选一篇,设计一则萌宠微海报,分享你的萌宠养成经历,为丰富小区居民生活做贡献。要求如下:1.海报宣传语不超过300字;2.用一句话概括萌宠的最大特点;3.配上3张萌宠照片,每张照片附上一到两句说明文字。

2.生活性: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就要到了。如果你来挑选,你最想种下的植物是哪一种?请为这种植物设计一张金名片。要求如下:1.名片上要写清楚“植物名称”“植物特点”“植物用处”等信息;2.为该植物配上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这首诗歌必须跟该植物有关。

3.实践性:让学生去解决真实任务

(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疫情期间,为丰富隔离小区的居家生活,东方社区将举行“萌宠欢乐秀”云端展示活动。请你从《猫》《母鸡》《白鹅》中任选一篇,设计一则萌宠微海报,分享你的萌宠养成经历,为丰富小区居民生活做贡献。要求如下:1.海报宜传语不超过300字;2.用一句话概括萌宠的最大特点;3.配上3张萌宠照片,每张照片附上一到两句说明文字。

4.整合性:学生在多样化学习中才能完成

例如:说到偶像,我们会想到英雄、明星等。其实,偶像不仅可以出自人物,也可以来自动物、植物,甚至器物等。你想为自己找到一个人物之外的偶像吗?请为自己找到的这个偶像写一篇演讲稿,并在班级举行的“新偶像演讲会”上发表自己的演讲。

第一件事:在古诗中寻找古人的偶像,从中发现咏物诗的特点,受到伟大事物的熏陶。

第二件事:确定一位古代诗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等,发现诗人与偶像的建构过程。

第三件事:确立自己人生的新偶像,为他写好演讲稿,并参与“新偶像”演讲会展示活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