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小年”——大年之序曲,春节之开端!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节日由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
周始小年,历代相传。大年之序曲,春节之开端。家以灶为要,民以食为天。供灶于厨上,祭灶于小年。祈福于天上,节日于民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这一天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年三十才回家,民间百无禁忌,就可欢乐迎除夕了!岁除进入倒计时。
【节日风俗】
一日小年,多种风俗:祭灶、吃饺子糖瓜烧饼、剪窗花、扫房屋、蒸年糕、宰年猪。洗澡理发,购物更服。年货备好,尘垢清除。适宜筹备新婚嫁娶。福字挥毫写,对联裁纸书。万事俱备待春节,一派祥和贺民俗。
[ “小年”民俗一: 祭灶]
“二十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桂天灯。”这是《帝京岁时纪胜》的记载。这天以糖饼、年糕、枣、栗、胡桃等祀灶神,他与土地一起上天去通报家中一年善恶,祈求他多说好话少说坏话。灶王爷一说是火神祝融,一说名髻或隗,状如美女。反正,灶王爷、土地爷都走了,除夕夜前是百无禁忌的日子。
小年不仅是灶王爷上天的好日子,还是整个过年过程中的一个小高潮。北方地区的人们将腊月二十三称为小年,而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日子有所分别,民俗却大体一致。
小年祭灶是旧时民间习俗。祭灶也叫“送灶神”,相传灶王爷每年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赏善惩恶,或赐福或降灾。所以家家要打扫得干干净净,供上灶糖,让灶王爷多说些好话。
[ “小年”民俗二 : 吃饺子、糖瓜、烧饼]
小年,北方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小时候经常吃麦芽糖做的糖粑,很粘牙,也很难咬动,但非常喜欢吃。糖瓜是在抖音上看到的制作过程,特别好奇,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哈哈~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 “小年”民俗三 : 扫尘土]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六、七天了。民间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家家户户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土。
民俗专家介绍,北方称“扫尘”,南方叫“掸尘”,都是意在清除所有污浊,将不顺、不快一并清扫干净,扫地出门,以一番新的气象迎接新年的到来。
[ “小年”民俗四 : 剪窗花]
剪窗花、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 “小年”民俗五 : 写春联]
写春联也是小年的民俗活动。
春节时,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神灵前、大门上、井口、牲畜圈、面粮仓、树上,处处需要贴春联,内容丰富,妙语连珠。
[ “小年”民俗六 :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
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 “小年”民俗七 :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难怪大家今天都说朋友圈好多朋友最近几天都要结婚了。
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者,传承传统文化;节日者,凝聚中华民族。焉能轻视也?岂可不重乎!
但如今小年等传统节日,渐渐已无昔日的节日气氛,似乎人们都不太重视了,反而更加崇尚西方节日,“像圣诞节、万圣节等”,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过圣诞节 万圣节,而连大人很多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都已经不太清楚了!那谈何传承呢?
学习西方文化,更加要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值得欣慰的是,现如今汉语热已经“席卷全球”,古诗词爱好者、汉服爱好者、国学爱好者等也越来越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化的综合,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不懂得珍惜爱护继承发扬自己民族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树立更大的文化担当,去挖掘、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