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分答火的不要不要的,普通人在上面提一个问题都能赚到钱,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我一想,嘿,提个问题都能赚钱,我也去试试,但从提问到现在,间隔一个月,我才赚了十几块,而别人的问题都已赚了几百上千了,顿时发现,原来提问也是门学问。
难怪罗振宇曾说:“提问比回答更重要。”那么什么样的问题算是好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提问呢?《沟通圣经》中的第六章“面谈”,关于提问给出了9种问题的优缺点及应用案例,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1、直接问题或封闭式问题
“你高中时选修哪些科目?”
“你在我们公司多久了?”
“你能不能告诉我在哪里?”
像以上这些问题都属于封闭式问题,如果想得到明确的答案,直接问题就是最好的选择,快速和需要时间少,不会失去话语权。
但因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交谈者无法多说什么。完全以直接问题为内容的交谈感觉非常生硬冷漠,会让接受交谈的人觉得自己被审问,而不是被咨询或受邀来讨论。
2、两极问题或是非问题
“你结婚了吗?”
“你喜欢你的工作吗?”
这类回答“是”或“不是”、“喜欢”或“不喜欢”的都属于两极问题。两极问题其实是直接问题的一种,配合交谈的目的,它可以让你快速有效地获取明确的信息。
因两极问题限制了答案的范围,交谈者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答案,若使用不当,很可能无法得到真实的想法。例如,“你喜欢你的工作吗?”这个问题只允许“喜欢”或“不喜欢”两个答案。健谈的人可能会如实地回答,不让自己受限在“喜欢”或“不喜欢”两种选择,但是比较内向的人就会被此问题限制,无法表达心中真正的想法。
封闭式问题和两极问题较适用于开场,可以快速的了解交谈对象的明确信息,为后续的交谈做铺垫。
3、引导性问题
“你不觉得最近这几天的天气很差吗?”
“你不觉得如果我们……其实也不错吗?”
“像你领这么多薪水的人不可能一个月负担不了500元,是吧?”
以上例子都是以否定的方式来提问,但得到的答案大部分会是肯定的回答。这种预设好答案的引导性问题,是销售人员最常用的一种。如果销售人员精心准备好一连串引导性性的问题,那么就会一步一步的引导顾客,达成销售的目的。
但引导性问题的缺点就是,会使对方觉得受到压力或攻击,有可能会引起交谈者反感或是厌恶。
4、暗示性问题
“你觉得我们应该采用这个方法吗?”
“你对这笔失败的交易有什么看法?”
有时候交谈者会故意提出暗示性问题,诱导对方表达心中真正的感觉和意见,同时也用于试探对方不被问题引导、坚持自己立场的能力。若极端使用,暗示性问题也用来观察对方在压力下的反应,以及要压迫到什么程度他才会“失控”。有时候,情绪化的字眼暗示出说话人想听到的答案。
当然,暗示性问题的缺点也是会使对方感觉到压力,从而有可能导致情绪失控。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面试女性求职者的时候,若是面试者提出:“我认为聘用女性员工是很浪费人力成本的,她们动不动就请假,不是回家看小孩,就是请产假去生小孩,你觉得是这样吗?”或许这不是面试者的真实想法,面试者只是想看看该女性求职者如何回答该问题,看她是否能够应付这样的攻击,是情绪化反驳,还是冷静的分析。
5、开放式问题
“这问题你怎么看?”
“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
开放性问题通常用“为什么”“什么”“如何”和“哪里”等词语。这样不仅能看到对方的思考能力,还能看到就组织内容以及在没有引导或提示之下进行表达的能力,就对方的态度、价值观也能得到不少了解。
但开放性问题要仔细选用,否则你可能花了不少时间,却只有几个笼统的问题得到答案。
6、提示性问题
“跟我谈谈你自己。”(停顿)“比如说你毕业前最后几年的求学经历,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至今做过最重要的决定,类似这些事情。”
提示性问题适用于交谈对方“脑中一片空白”,或者不清楚在问什么时使用,用来提示对方可以往哪些方面回答。较快的采用提示性问题,会使原来的开放式问题失去价值,对方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
7、镜像式问题
“所以你的意思是,基本上你支持这个做法?”
“如果我没听错,你比较喜欢工作上牵涉到实务的部分,比较不喜欢牵涉到文书的部分?”
镜像式问题把自己对答案的理解“反射”回去,或是把对方之前的回答总结起来,这是确保沟通顺畅最有效的做法之一。对方可以立刻知道自己是否表达出想表达的意思,自己则可以确定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对方的意思。这两个好处能够增进交谈中“听”的质量,并营造起互相体谅与互相信任的气氛。
但镜像式问题最大的危险就是“张冠李戴”。即使对方并不是这个意思,他还是会说“对!”。比如:
“所以你觉得自己成了牺牲品?”
“对。”
他这样说的时候可能心里在想:其实我也不是这个意思,不过这样听起来更严重,那我就说“对”吧!
一般我在和客户沟通需要怎么做的时候,我常采用镜像式问题来确认对方的意思,我会把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总结,然后问“是这个意思吗?”。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能准确理解客户的需求,二是避免遗漏。
8、探究性问题
“你说到工艺品质差,能不能举个例子?”
“你说你不常迟到,那你说说你上个月迟到几次?”
“我不是很了解你的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探究性问题经常以“为什么”起头。其实“为什么?”本身就是一个很有用的探究性问题,特别是你不想让对方停止说话时。探究性问题能够得到更多的细节,并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离题时,能把对方拉回原来的主题,同时可避免对方回答的太笼统。但如果使用得太迫切或太频繁,对方会觉得自己坐在证人席上。
9、假设性问题
“假如你只有三天时间,你会做什么?”
“假设你发现你的工作小组中有人不遵守规则,你会怎么办?”
假设性问题可用来试探交谈者如何处理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或是如何把想法付诸实践,同时也可揭露对方的态度及价值观等。
但如果假设的状况不切实际,反而无法就对方的能力得到多少信息,顶多只是了解对方的个性!比如,“假设今天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你会怎么办?”
当然会提问是一方面,同时要需要有序的搭配,《沟通圣经》中有提到问题排序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