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经历抬头、翻身、独坐等阶段后,在七八个月会进入大约为期两个月的爬行期。
这时候你会发现刚会爬的他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里爬过去看看,那里也要过去瞅瞅,一不留神就找不着他的身影了。
在儿童生长发育里程碑当中,有许多像爬行一样的重要阶段,比如站立、行走、跑动等等。
那么,爬行到底重要在哪?对儿童发育有哪些意义?今天,用一文给大家讲清楚。
01
为什么孩子要多爬行?
爬行在儿童感统能力发展过程中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训练,因为大脑各种感觉器官和躯体运动器官之间的协调配合,都离不开这项动作。
➤ 促进大脑双侧分化,提高动作准确度
人类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者各司其职,分别掌管着不同的功能。而想让左脑和右脑分化得好,则需要通过双侧的运用整合来实现,爬行就是最好的双侧运用活动。
孩子在爬行的过程中,双侧肢体会经历极强烈的刺激,这个刺激能够促进大脑皮层中央沟的形成,进而帮助大脑双侧功能区分化完成。
大脑双侧分化越好,各个功能区的专责化也就越好,孩子的身体就能得到大脑更明确的指令。
有些儿童写字、画画时,手臂、颈部和头部会一起用力,这就是大脑双侧分化不全的表现。
因为功能区专责化不完全,大脑便模糊胡乱地指挥身体,导致身体大片用力或不该用力的地方也用力。
➤ 有利于抗重力肌肉群发展
一般爬行需要经历匍匐爬行、手膝爬行和手脚爬行三个阶段,可不管是哪个阶段,都需要孩子动用四大抗重力肌肉群(颈部、肩部、腰部、髋部)和四肢等各个身体部位联合活动才能实现。
重要的是,这些抗重力肌肉群分别决定着不同的能力发展——
颈部抗重力肌肉群,决定着视觉的稳定;
肩部抗重力肌肉群,决定着手臂粗大运动和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躯干抗重力肌肉群,是人体保持身体直立和呼吸顺畅的前提;
髋部抗重力肌肉群,决定着下肢粗大动作的发展。
爬行是四大抗重力肌肉群的首次共同运用,这些肌肉群发展好了,孩子的肌力肌耐力达到了,未来在学习生活中孩子的坐姿会更端正,专注力也会更好。
➤ 刺激前庭觉,帮助发展视觉空间感
孩子爬行的时候,身体位置比较低,所以想要获得更宽的视野就必须把头仰起。
这个动作刚好能刺激到脑干部位前庭的位置,前庭感官也会因此较顺利地发展。
比如,眼球会随着目标上下左右转动,从而锻炼到眼肌,这样孩子便能在三四岁的时候发展出成熟的聚焦能力,将来才不容易出现写反字和跳行漏字等视觉空间感不足的现象。
相反的,如果孩子错过了爬行期或爬行不足,前庭觉就得不到很好的刺激,前庭器官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在日后的学龄期便容易在视听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
除此之外,爬行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为孩子站立行走奠基、预防触觉敏感、促进语言发育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爬行」是感统训练的药引子,建议家长让儿童爬够800小时,最低不少于500小时的原因所在。
02
错过爬行期,孩子没爬够
该怎么弥补?
只要孩子年龄不超过六岁,建议孩子每天继续爬行50~100m,手膝爬、手足爬、匍匐爬都可以。总之,要让孩子尽可能弥补该有的刺激。
如果已经超过六岁,还要不要爬呢?答案是依然要爬!不过这个时候的爬,不能太简单,需要各位家长融入一些游戏,提高孩子的配合度。
这里,给各位家长三个游戏做参考:
➤ 手足爬行
让孩子手脚着地,肘膝关节打直,抬头,手掌贴地,五指张开,四肢协调交错向前爬行,每次十个来回左右。
这个游戏还可以衍伸出鞋子走路的小游戏,让孩子两只手穿在鞋子里,沿直线行走。
➤ 钻钻乐
把家里的椅子翻转过来,用椅背和椅面的两个棱角撑地排成一排,让孩子从椅子下钻爬过去(出来后再从椅子外跑到起点继续钻爬)。
如果想要增加孩子的参与性,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你追我赶”,也就是孩子在前面爬,家长在后面追,激励孩子多爬几圈。可以猛追几下,再放缓,再猛追,再放缓,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
➤ 爬行寻宝
在家中找到一块开阔的区域,给儿童设定一条爬行路线,并在爬行线路两旁倒扣上大小不等的纸箱。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在纸箱下面放上不同的玩具或零食,鼓励儿童向前爬,搜寻箱子下的“宝藏”。
总而言之,爬行和生产方式一样,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到爬行期,请记得到时一定要让他多爬,如果他已经错过爬行期,也不要放弃,尽可能弥补他的缺失,帮助他实现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