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不祥之器——节制政治行为)
【原文】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主题和前后文关系】
本章是上章的延展,通过作战时的一些具体做法来阐明政治行为应当有所节制。
【词语释义】
“佳兵”:趁手的兵器。
“祥”:预兆,吉兆或者凶兆。
“不详”:不能预示吉凶。说不清楚是好是坏。
“物或”:物域,自然界。
“有道者”:通过事物发展的规则性去思考问题的人。
“君子”:君王。
“恬淡”:不热忱于功名,追求内心平静。
“美”:自美,自我美化,并将杀戮行为与正义联系起来,将杀戮说成一件美事。
【白话文】
趁手的兵器是一样说不清楚好坏的东西,自然界就很厌恶它,所以通过事物发展的规则性去思考问题的人并不会喜欢兵器。君主平时在家以左边为上位,带兵打仗的时候要以右边为上位。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主应该看重的东西,就算不得已要使用它,也应该尽量做到心平气和。比武胜利了也不应该自鸣得意,自鸣得意就是在表明乐意杀人。乐意杀人就不可能通过天下人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所以在军营偏将军应站在左边,上将军应站在右边,这是在说,兴兵打仗的事要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置。战争中杀人众多时,要悲哀地悼念;打了胜仗,也应该用类似丧礼的仪式来庆祝。
【深度解读】
战争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如果用法理来解释战争行为,那一定是一宗最严重的凶杀案,是有预谋的、手段极其残忍的、团伙性质的、属于恐怖主义的凶杀案。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就是政治手段也会表现出类似战争行为的特点,只是程度较低罢了。所以政治行为一定要有所节制,不能为所欲为。要想避免落入困境,避免危害社会,执政者首先要做到“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见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