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每次读纪伯伦的这首诗,都令人感慨万千。
我自己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也在学习怎样做个合格的妈妈,可以助孩子一臂之力,成为他自己。
《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给了我方向。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居于京都。 撰写畅销世界各国《被讨厌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等多部作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的责任是育人。
《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分四大大模块,分别是:教育的目的,育儿方式,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第一模块,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反思自己的生活,我常常这样对孩子说“听妈妈的话,听爸爸的话,听爷爷奶奶的话,听老师的话……”这才是好孩子。
无形中,自己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听话。”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没了自己的想法,丧失了判断能力。
书中,讲到自立的三大条件是:
1、孩子能够独立的做出选择。
2、孩子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
3、孩子能够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岸见一郎说,他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次,就是他回到家跟他妈妈商量,他说,妈妈,我能不能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那一刻他妈妈说了一句话,让他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他的妈妈当时随口说了一句,这种事情你自己决定就好了。哇,他突然觉得我自己决定就好了。我今天晚上不回家,我要去跟我同学玩,这种事竟然让我自己决定。那一刻给孩子带来的感觉,就是成长。就是他突然意识到,他自己可以为自己作出选择,作出决定。这是我们自立的第一件事。
读到这个故事时,我在想若是换作是自己的孩子,在没看到这本书时,为孩子的安全着想,我的回答肯定是“不可以。”
无形中,自己又剥夺了孩子的独立选择权。
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联想现实生活。尤其要注意家里的第一个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知不觉中,把孩子放在家庭的第一位,对孩子说一不二。
这样的孩子,即使年龄长大了,心里也还是小孩子。
他总觉得别人帮他都是应该的,这个世界都要围绕着自己转。这一切都是为了他自己。他必须得意识到别人没有义务帮你,连你的父母都没有义务帮你。你的父母帮你养大了。把你养到18岁,就够了。
第二大模块,讲的是育儿方式,也就是,怎样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分为四个找模块,分别是,表扬,批评,干涉孩子的决定,和体罚。
再次联想到现实生活,多少孩子与自己的父母是熟悉的陌生人。感觉与自己父母之间隔着一道看不到的墙。
我真心希望,我们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不希望,将来孩子遇到事情,宁可与陌生人诉说,也不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
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我们提倡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孩子考了一百分,我们表扬他。孩子没考好,我们批评他。
孩子要买布娃娃,在家人的劝说下,不再买了,我表扬她听话,懂事。若孩子非要一直要买,我批评她不懂事。
发现,孩子要受到的,“表扬和批评”是建立在父母认为对错的基础上的。没有公平公正可言。
作者说,孩子做对的时候,我们要对孩子说“谢谢”。孩子立刻就能够知道,这件事做对了。并且他获得了价值感。
自己则深感赞同。真的要比要说“你真棒,做的对,”有力量多,有方向。
因为这个“谢谢”是平等的,这是公平的。感谢他给你所带来的东西,就像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其他人做对的事,我们也应该对别人表示感谢。这时候孩子的价值感,就会得到大幅提升。
这点很受益。以后把表扬孩子的话,换作,“谢谢你”。
为加深理解,作者还指出,“表扬”可能使孩子依赖表扬做事。依赖表扬做事,不是出自本心,生命力就不能自主。
生活中,常听一些家长说:“让孩子干啥不干啥,嚷一顿,打一顿就好了。”
是的,批评“见效快”,是因为害怕,也容易使孩子变得懦弱。
不是孩子做的所有错事,都要批评。
有些孩子是为获得关注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这时候,父母需要高度重视,反思自己的做法是不是让孩子缺乏归属感。以后要多给孩子关爱。
干涉孩子的决定。直接破坏亲子关系。
孩子想学画画,你非让他学舞蹈。孩子想学文科,你非要孩子学理,孩子想要去北上广,你非要把他留在身边。美其名曰是为孩子好。实则是在窃取孩子的人生。
一旦发生问题,孩子会爸责任归于父母。当初是你们让我这么干的……
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包括父母在内,孩子的人生,谁否背不起。
体罚。
作者讲到,父母一般讨厌孩子的诉求方式,而非内容。做父母的语言教会孩子好好用语言表达诉求。
自己深有同感。我的大女儿遇到她不开心的事,就一个字闹,各种闹。
好好说出来,表达出来不好吗?这是我做妈妈的失职。
需要教会孩子好好用语言诉求自己的感受以及要求。
倘若孩子是在闹腾,好说歹说,都不凑效,杀手锏就是打了。
我们自己小时候哪个没被父母打过。如今,我们哪个又没打过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打,真的起到真正的作用了吗?
没有,因为我们的打,只是报复。报复,孩子把自己气成这样,心里边那股火压不住,要发泄出来。
只是报复而已,对于教育毫无意义。
《自卑与超越》里,阿德勒说,一个孩子终身,所寻求的就是两样东西,一个叫作归属感,一个叫作价值感。
归属感是爱,价值感是感谢。爱能够给他归属感,感谢能够给他价值感,就这么简单。所以,在陪伴孩子的生活中。我们要表示感谢,而不是训斥或者表扬。
第三大模块。是我们家长最最关注的:孩子的学习。里面分为三个小部分,分别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父母跟孩子的交流和不要考生优待。
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生活中谁家孩子学习好,谁脸上就奔儿有光。
我们给孩子买大量的书,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包办孩子做他自己的事,孩子只管学习就好了。
学习是孩子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
父母切忌不可做太多。
人生并不会因为学习好,生活就一帆风顺。
这点我是这样对说的:“你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上所好大学,有机会找到好工作,有更多机会过你想要的生活。因为只是就是力量。”我庆幸自己这点做的对。
学习的本质不仅是为自己,还能为社会做贡献。
自立自强。
父母跟孩子交流,禁:开口都是谈学习。
如果我们跟孩子开口闭口只谈学习这件事,会造成什么恶果呢?首先是孩子没有存在感,就是孩子觉得,他在这个家里边无足轻重,不重要。我是这个家的学习工具。就这个家的学习水平,取决于我的成绩。然后这个家庆祝不庆祝,高兴不高兴就是成绩好不好。除此之外,我对这个家不重要。
作者说,有一次,因为他也接受很多人的咨询,有一个家长就来找他咨询,说孩子不好好学习,而且经常捣乱,做出很多叛逆的事,很头疼。然后他就去了解那个孩子的生活。他很吃惊,发现这个孩子竟然在家里边负责照顾一个瘫痪的老人。就是这个孩子家里边父母条件也不是很好,这个孩子每天回家要照顾家里的老人。但是父母来咨询的时候,唯一只说的话题是他为什么不学习。
然后岸见一郎就觉得说,他都已经做了这么多成年人才应该做的事了,你还不对他表示感谢?就是父母对于他做那些家务活,视若无睹,认为那个不重要——但是他不学习呀。就你会发现,我们很多家长来找我咨询也是这样。说一大堆孩子的问题,集中点就是他不好好学习。我说,有没有优点,有很多优点,但不重要,他不学习。就是我们的眼睛当中,只盯着学习这件事,从来不对孩子做的别的方面表示感谢。这时候孩子没有价值感。没有价值感就没有自控力。没有自控力就不会好好学习。
帮孩子学会交友待人,与人合作。
这个学校会教我们吗?更多的是需要父母来完成这项工作。
最后一个模块,学会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阿德勒哲学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说,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这是阿德勒的原话。他说,任何人都可以。
而生活中,我们常常对孩子说“你不行,你太小,你干不了,你不……”
导致孩子以后,你可以,你只是不去做,你缺乏这样的勇气。
勇气可以从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来挖掘。
发扬的优点,从孩子的缺点中挖掘出孩子优点。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老出错。这时候你要想,这个孩子善于发散性思维。他的发散性思维比较好。他不是那种专注型人才,他是连接型人才。他会有很多联想。这是对的。
常听人说:“生孩子容易,养孩子不容易,教育好孩子更不容易。”
但若我们把《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的核心学会了,吃透了,会发现,其实我们父母需要做的事,就是爱他、尊重他、感谢他、等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