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作者洗心岛的文章《家庭式PUA,如何对父母的“我为你好”说不》分享给大家 。 文中介绍到PUA是借着爱的名义,打着为你好的口号却不断地嘲讽、打压、否定、批评你,从而达到控制你的最终目的。PUA的逻辑链条是这样的,你不够好,你不配得到爱,你要变得更好,才配得到爱。在中国,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曾经让几千年来的人们深受其害却又无法抽身而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观念深入人心。封建家长制的观念,让人们以服从作为千百年来常态,而身不由已,甚至毫不知情,习以为常。几十年来,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让新一代的青年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让原来一切的正常变为了不正常。应该来说,这是一种觉醒和进步。对父母的“我为你好”说不,这既是孩子长大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学上也因此有个共识: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就是因为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我们如何对待父母的PUA呢?首先,从认知上,可能我们要确定界限。尤其成年后的我们,要分清自己是自己,父母是父母。父母与我们可能只是高速公路上的两台车,朝着一个方向各自驾驶。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的方向盘,才能时不时地拿眼光帮助他们。如果自己都过不好,却想帮助他们,可能只会两败俱伤。其次,从情绪上,我们要感知自己的感受。我们要理解这份“我为你好”之后的愤怒和无助,并时刻觉察它,把它表达出来和宣泄出来。当看见,即是疗愈的开始。再次,从行为上,保持距离。未成年子女可以用实践来证明“我为你好”理念可能是好的,但结果可能是不如自己的。比如“有种冷叫妈妈觉得冷”你只要不感冒不发烧锻炼身体就可能达到这种效果。成年子女,可以理解这种说法,并适当保持物理和心理的距离。从认知和情绪上,我们理解并接纳了父母“为你好”可能是真的好,但在行为上,我们与他们分清心理与物理的距离。个人成长,终身发展,仍然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最后把纪伯伦的诗歌《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献给大家: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