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深刻地理解了拍照的意义,在于当你快要遗忘你走过的地方,遇到的人,发生过的事的时候,照片便会很生动地来提醒你记起!
清晨在小镇的安静与新鲜里苏醒,微凉。果儿泡好面,我们仨在餐厅里吃完早餐,等车的时候围着房间四处转转,我们住的酒店在小镇边上,人极少。这算是离夏入秋的天气,花草几近尾声,依然动人。
离我们要去的第一个景点“十二门徒石”只有十分钟左右车程。“十二门徒石”是大洋路上的景点之一,在坎贝尔港国家公园内,这些大石块屹立于海岸旁已有2000多年历史。原本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留下的天然石头,后来人将其故事化以耶稣的十二使徒为名。导游说事实上,原本只有八块形似,后来人们把周边的石头补充上来,怎么也得数出十二块来。自然的神奇,加上人的聪明才智,便成就出一个个使得众人追崇的或景点或物品或种种。
“伦敦断桥”也是个很有意思的景点。百度说,从前这个岩石是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的岬,由于海浪的侵蚀冲刷形成2个圆洞,正好成双拱形,所以起名为“伦敦桥”。在1990年1月15日的傍晚时分,与陆地连接的圆洞突然塌落,与大陆脱离形成现在看到的断桥。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大自然塑造的景观有一种人工无法比拟的神奇。
导游说,“伦敦桥”塌落的时候,正好有俩英国人一男一女在桥上,断开之后,两人被留在了在海上的桥的那头。而那位男士已婚,和他一起在断桥上的,不是他的爱人。我们不禁想,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那是怎样的天意啊!若情深到能与世隔绝的相依到天涯,又岂是谁谁谁能阻止得了的缘分。后来故事结局怎样,我们自是不知,但有过这样离奇的经历,想必也是情深似海、坚不可催,至少回忆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大自然的力量常常在这些山或水、石与树之间,让人赞叹,更觉人之渺小。
今天所到的海湾,无不是海天一色,天与海交汇之处,蓝得分不清是大海还是天空的颜色。果儿一直单曲循环着同一首歌《清白之年》,和着那海风,那浪头,便找着些“纵然世事变幻,我亦沉醉于自然之间”的万事皆不关痛痒的洒脱劲儿。
我们已驶离墨尔本,进入南澳地区,夜宿甘比尔。到的时间是晚六点,并不晚,但民宿的主人已经弃房而去,没等我们到已经下班了。澳大利亚人们对营生的工作、对幸福、对家庭和生活的理解自与我们不同,这份对收入的淡然超脱与我们也是有着天壤之别。国情、环境皆是造就这种差异的因素所在。而自己的生活,其实也是可以做些选择的。
几经周折取到钥匙,住进有五间床的套房,晚上到底睡哪个床令处女座果儿着实纠结了一番。果儿很好客,不遗余力邀请弟弟和我们住一起,再不济也要请阿姨带上弟弟过来看看房间。
安顿好,去附近的中餐馆好好地吃了一顿,出来刚好夜色旖旎,小镇宁静、美好!
今天特别想记录这一点,果小姐的拍照技术算是出师了。只要她愿意出手,无论海景街景,不惜屈身一跪,我那一双被平面成像的大长腿便展露无疑,长得令我自己都汗颜,不太好意思!
进入南澳,与国内的时差被缩减了半小时,此刻11点。今晚入睡的目标是12点前,道“晚安”!
明天,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