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中国的文化中,很是被推崇。于是我们习惯在做错一件事情后,严厉指责自己,批判自己的过错,甚至会觉得自己无比失败。
不要小瞧这种苛责,一旦这种自我批评成为习惯,很容易成为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导火索。在看《自我关怀的力量》之前,我觉得对自己严厉一些是应该的,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想,该改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模式了。
我们伤害自己最严重的方式之一就是反抗性的自我批评习惯。
不管是源于我们的父母、文化还是人格类型,许多人都建构了在遇到失败或者犯了过错的时候抨击自我的模式,这种模式甚至贯穿一生。
1、从自我评判到自我关怀
2014年的时候,我在广州参加了一个心理热线志愿组织的培训。为了培养合格的接线员,主办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每个周末半天的课程。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觉得很平淡,但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却很深远。这个培训就是如此。
培训的核心就是教导接线员,不去建议,不去判断来访者,没有改变来访者的想法,只是去倾听来访者的心声,帮助来访者在对话中,梳理自己的内心,看见自己的内心。说来惭愧,培训结束后,我也只是断断续续的值班了几次而已,很是对不起陈老师(心声热线的主讲老师)的那几次课。
虽然对心声热线的贡献不够,但是那些课程的思想却改变了一些。在和人聊天的时候,更注意倾听对方的想法,而不是去表达自己。在看了《自我关怀的力量》后,才突然发现,我对他人的关怀却忽略了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满满的评判,满满的抨击。
即使我们做到了言行一致,足够好的标准似乎还是遥不可及。我们必须聪明、健康、时尚、幽默、成功和性感。
不管我们做的有多好,似乎总有人更好。
如此一来,结果令人深省:数百万计的人每天需要依靠药物来应对日常生活,不安全感、焦虑和抑郁在当今社会随处可见。
究其原因,许多都是因为自我评判,在于生活的赛跑中,一旦我们未占上风,就不停地苛责自己
停下来,像朋友一样友善的对待自己。
2、避免完美错觉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年代,我们越发的追求完美。工作上生活上都希望不断精进,但却经常忘记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往往只是在社会新闻出现“猝死”这个字眼的时候静默几分钟,转发几篇养生文到朋友圈。
但也仅此而已,该996的依旧996。该奋不顾身的,依旧不顾发际线的倒退。
想起我家孩子的口头禅,“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小学生的顺口溜,却是成人的生活日常。苛求自己,追求完美,真的好吗?我们要的是钱,还是生活?我们想要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
追求成功和高标准可以是健康有益的特质。
但是当你的整个自我价值感都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并且不容许有丝毫的失败时,对成功的追求则沦为专横的暴君,反而阻碍着你的成功。
研究指出,完美主义者在饮食障碍、焦虑、抑郁以及其他一系列心理问题方面都存在着更大的风险
人活一生,怎么可能只有笑容和荣耀。挣扎和绝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只要完美,怎么可能!
3.自我关怀与自怜的区别
你可能担心,自己对自己那么柔软,会不会变成自怜自艾。放心,不是的。
《自我关怀的力量》中,对自我关怀的定义中,有三个核心的要素:
要善待自己。也就是说要以友善的方式理解自己,而不是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自己的痛苦和孤独,是很多人都共有的生命体验。
静观当下。觉察自己的感受,不去忽视也不去放大自己的痛苦。
对于小孩,可能一个小小的疼痛,都会让他愤怒,像是昨天,我家孩子被马蜂蛰了一下,他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
对于成人,可能是一个大的挫折,譬如曾经,我回顾自己的婚姻,忍不住会抱怨“为什么我会碰见这样的男人”。
睁眼看看自己的周围,感受不是独立的,很多情绪都是大家生而为人共同的体验。
我家孩子的好友安慰他“我去年去武当山游学,也被马蜂蜇了,还蜇了两次呢,没事的,抹点蜂蜜就好”。至于我,随便看看同学朋友的人生经历,看看社会新闻,就知道,婚姻触礁简直是常事,哪里有什么好抱怨的。
自我关怀,不是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在难过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拥抱,告诉自己:
没关系,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不过,会过去的,所有的痛苦都会过去的。
给自己一个拥抱
4.怎么进行自我关怀
有几个很简单的方式,帮助我们练习自我关怀——这个实用的技能,或者说行为模式。
自我描述的时候,不用特质来界定自己。
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当察觉到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告诉自己,这个情绪不代表我们本身。譬如,不说“我是一个愤怒的人”,改为“有时,在某些情况下,我会变得愤怒”。
留意练习。
找个放松的位置,坐下,大约持续十到二十分钟。放松、闭目简单地留意闪现于觉察之中的思维、情感、气味、声响及其他的躯体感觉。
例如,“吸气”,“孩子玩耍的声音”,“左脚发痒”,“想知道聚会穿什么”,“不安全感”,“兴奋”,“飞机飞过头顶”,等等。
只要觉察到一份新体验,就在心里轻轻地做一个记录,然后让注意徜徉于新的体验。
有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迷失于思维之中,你甚至用五分钟一直在想午餐的事,完全忘记了修行练习。不用担心,只要你注意到迷失,简单地记录“迷失于思维”,然后把注意力转向留意练习。
自我关怀日记
在日记里写下任何觉得糟糕的事情:你对自己苛刻的评判,或者痛苦的体验。
譬如,前几天在骑摩托车的时候,右视镜碰到了行人,我和他对视了两下,他走了,我居然都没有道歉,诚恳的说一句对不起,当时闪现我心中的,不是“啊,他肯定很痛”而是“糟糕,我的镜子被撞歪了”。这件事情萦绕我心里许久,几天了,我都为自己羞耻,我居然这么自私。
我想,我可以试下《自我关怀的力量》中的建议:
对于每个事件,请以自我关怀的方式,运用静观、共通人性和善待自己对待
最后,用以下这段话送给大家也送给自己:
愿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情;
愿上天赐予我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情;
愿上天赐予我智慧,明白两者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