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维”,是传说中英语的至高境界,就如武功中打通任督二脉,一旦获得就能达到飞叶摘花皆可伤人的境界,可以自由驾驭英语,可以流畅沟通,可以成名成师。
作者:自如
来源:豆瓣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你满怀憧憬,一心寻求典籍,想迈入此名叫“英语思维”的康庄大道时,就会发现,有无数的门派都宣称可以帮你达到这一境界,有“疯狂派”“逆向宗”“学科门”……每个门派似乎都是如此的自信满满,门徒众多。
他们的典籍各异,观点不同,却也没有藏匿起来,你可以逐门查看。
不过在似是而非,甚至互相矛盾的描述中,没有一家逻辑清楚地告诉你“英语思维”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具有相当科学精神的人,你会发现这令人相当痛苦,难道这个领域就没有科学了么?
当然并非如此,脑科学,神经科学等前沿科学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成果,本人下面就将从神经语言学的角度尝试向大家解释,什么是英语思维。
思维即是结构化的神经活动,就是说科学的世界里,使你成为独特个体的,是你脑中上千亿神经元细胞的独特连接,每个神经元平均与几十个神经元连接,形成总数达到100万亿的链接。
这些链接并不是像浆糊一样连接在一起形成我们的脑,而是按照进化的先后形成三层大脑。
第一层是脑干,是生命中枢
它与一切含有生命特征的机能(睡眠、清醒、体温、呼吸、食欲、性欲等)有关。包括爬虫类动物也拥有这层大脑,因此也被称为爬虫脑。
第二层叫做边缘系(旧皮层)
这里是控制感情的扁桃腺、控制记忆的海马体、控制欲望的阿肯伯氏核等神经中枢密集的地方,这一层也被称为哺乳动物脑。
第三层在大脑的最上端,叫做新皮质
人类拥有相比其他生物更为发达的新皮质,这一层也称为灵长类动物脑。在这里不仅调节与创造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包括理性、矛盾、幸福等高等感情,也是由这一层大脑调节。
人类的语言,作为生物界独一无二的进化产物,也是存在于新皮质上的。
具体的表现,就是在新皮质上有特定的“语言区”。
人类的语言区主要有两个: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都得名于发现他们的科学家。布洛卡区是大脑的言语表达中枢,主要功能是口语表达和深层次的语法。
当人的布洛卡区受损,人的表达能力出现严重问题,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大多是个别词语的“电报式语言”。
而威尔尼克区,是大脑的言语理解中枢,主要功能是言语理解,这一区域如有损伤,患者尽管能主动说话,听觉也正常,但却听不懂别人的话语,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简单说:一个管输出,一个管理解。请大家记住这两个脑区,下面还会提到。
理论基础铺设完毕,我们可以来谈谈“思维”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谈广义的思维,只谈与语言相关的“语言思维”。
在说“英语思维”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汉语思维”来帮助我们理解。
什么人具备“汉语思维”呢?,简单来说:正常人。
智商正常成长在汉语环境里的中国人都具备“汉语思维”,甚至当我们应用“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们应该认同5岁的幼儿园小儿也具备“汉语思维”,每个5岁儿童都已经将大部分语言结构习得,可以轻松驾驭。
世界上的语言对婴儿来说没有不同,每个婴儿都能自然掌握世界上任何一门语言。
婴儿的脑就像一片神奇的魔法土地,接受不同“语言咒语”的刺激就会同时生长出不同的语言之树,而且过程轻松惬意毫不费力。
如果一个人从婴儿起就接受两种语言丰富的输入,那么显然他就具备这两种语言思维。
好,现在我们有了一个从小就接受双语刺激,具备双语思维的人,让我们叫他双语者。
在中国,我们很少接触这样“天生”就掌握两门语言的人,大部分是上学后才开始学习外语的。
这些人中的少数人机缘巧合及经过后天努力,也能达到很高的语言水平,甚至让人区分不出。
那么这两种“先天”与“后天”的双语者,脑中的语言区是否有不同呢?让我们来看一项研究。
1997年有一项同时发表在《自然》和《纽约时报》的研究:科学家们在纽约征集了12个双语者,其中6个在婴儿时期掌握第二语言;另外6个在11岁左右开始接触第二语言,并在讲这种语言的环境里生活,并在19岁之前达到流利。
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尽量用复杂的句子默想一天中做的事,同时用fMRI(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来扫描他们的大脑。
fMRI可以看到血流在受试者脑中不同部位的增减,而据此研究者可以得知当受试者在脑中应用语言时涉及的区域。
实验的结果是:受试者整个脑部都被大范围激活(情境回忆涉及多个脑区),但部分区域的活动高度活跃,这些区域就是我们之前说到的语言区“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
两组实验者在威尔尼克区的脑部活动并没有不同,但在布洛卡区则有戏剧性的差异:婴儿时期的双语者只有一个布洛卡区;而青少年时期的双语者则有两个布洛卡区,彼此紧挨却互相独立。
这个发现有着重大意义,下面我来进行解读。
布洛卡区的不同成因比较复杂,并且输出系统的建立要以言语理解系统的建立为前提,让我们放到后面说,先来看区域相同的威尔尼克区。
前面说过,威尔尼克区主要的功能是负责言语理解,负责语言的“意义”。
那么“意义”具体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它是如何形成的?弄清这些问题对于理解英语思维的形成是很必要的。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和另一个说法一起来分析,那就是“英语环境”。
说到掌握英语,人们经常习惯性的说出需要“语言环境”,可如果你接着问“那什么是语言环境呢?”很多人就会很诧异,因为他们觉得这不就是顾名思义嘛,周围到处都是英语不就是语言环境了么?
如果我们深入想一想,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很不负责任。
现在技术很发达,各种形式的英语资料获取非常容易,按理说想要营造一个全是英语的“环境”似乎并不难,可我们也没看到所有的幼儿都成为双语者,而学生和成年人的学起英语来也还是那么费力。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到底什么是“意义”和“英语环境”?
我认为:语言环境是指语言的声音信号在符合情境的条件被感知,而情境包含的信息则构成了声音信号的意义。这句话听着看着都拗口,我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我们观察咿呀学语的幼儿,他们听到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哪怕是只言片语,总是伴随着情境,而且多半是直接体验到的。
例如,听到“爸爸”这个声音,婴儿可以看见眼前的父亲;听到妈妈说自己“便便臭臭”,婴儿是看得到便便,闻得到臭味的;听到“吃饭饭”,婴儿是见到并且要吃的。也就是说,幼儿从呱呱坠地地那天起,听到的话语(声音信号)大都跟他们所亲身体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在一起。
幼儿听到的声音信号,都与情境相关联,与周围的环境、言语上下文、动作、气味、语气、表情、情绪等等信息联系在一起。
所有的这些信息帮助婴儿理解声音信号,并构成声音信号的“意义”。
幼儿开始学语言的时候,并没有也根本不需要“翻译”,不需要一个已经存在的语言“告诉”它一个声音信号究竟是什么“意思”。
幼儿自己通过情境中信息的帮助,靠“猜”和天生敏感的语音识别能力,将接触到的词语与情境紧紧结合在一起,大脑中相关的神经元连接在一起组成神经回路,进而形成语言区。
对中国传统学习单词只将一个声音信号与一个汉语意思相对应,可以看出刺激的形式完全不同,神经元的连接也完全不同,用“汉语”做中间媒介沟通声音信号与其对应的“意义”,看似高效率,实则步履维艰。
如上所见,幼儿是在高度情境化的环境下来理解语言,进而形成威尔尼克区。
那么回到上文研究中提到的11岁左右才开始接触第二语言的少年,这些少年接触第二语言的时候虽然年纪较大,丧失了敏感的语音识别等部分天赋,但少年理解语言的方式并没有本质不同,也都是在学校高度情境化的环境里习得语言,所以经过几年的时间,仍然可以达到流利。
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二者威尔尼克区的位置相同。
那么到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具备英语思维的第一步,是在高度情境化的环境下自然理解语言,在脑中形成威尔尼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