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为祖国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明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麻药麻沸散以及益寿延年的五禽戏。然而这样一位才华冠世的名医,却被曹操杀害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华佗出生于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年少时四处游学,苦心钻研医术,一生行医各地,广受百姓称道。他精通各科,尤其擅长外科,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他目睹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欺压与剥削劳动人民的苦难,无意于仕途,每天手提金箍铃四处奔波,为人们解除因疾病所带来的痛苦。
由于华佗的医术十分高明,使得他名声远播,最终传到了一代枭雄曹操的耳朵里,于是把它召来为他治病。
原来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每次发作的时候,头痛欲裂,非常痛苦。很多医生都为他治疗过,但都没有什么效果。
华佗应召前来,运用针灸之术为曹操诊治,每当诊治之后,曹操的头痛症状顿时消失,而且感到脑清目明,使得曹操非常高兴。
然而心直口快的华佗告诉曹操,这个头风病是无法根除的,治疗只是暂时缓解症状而已。曹操听后,心里就直犯嘀咕,认为华佗是故意不想治好他的病,欲养病以自重,从而谋取利益。
不过刚开始时,曹操也是很敬重华佗的才华的,心中虽然老大不高兴,但还是忍了,所以脸上也没有表露出来,目的是为了留住华佗成为他的私人医生,以减轻自己的病痛。他也充分考虑到了华佗生性爱自由的个性,所以在自己不头痛的时候,也允许他为百姓治病,跟劳动人民打成一片。
不过尽管曹操给了他这么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但华佗还是觉得日子过得太拘束,完全没有行走江湖时的那般快意洒脱。因此日夜思念家乡,想重新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有一天实在是受不了啦,便借口说他收到家书,得知妻子生病了,要暂时回去一趟。但是这一回家,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延长假期。
而这段时间又恰好碰上曹操的头痛病越来越严重,三番五次写信让华佗回来,就是没有动静。只得下诏令郡县的官员把他遣送回来。华佗这人生性爱自由,最讨厌被人支配使唤,硬是不肯上路。曹操非常恼怒,便派人去打探消息。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就赐给他四千升小豆,而且假期也可以适当延长,如果是欺骗他,就以欺君之罪逮捕起来押入大牢。派去的人结果发现华佗的妻子在家好好地,根本没有生病。
曹操闻言大怒,把华佗抓起来送进监狱进行严刑逼供,华佗招架不住严刑拷打,承认自己犯了欺君之罪和抗拒征召之罪。
谋臣荀彧非常同情华佗,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非常高明,还是宽恕他为好,将来或许还有用得上他的时候。”
曹操却说:“我就不相信天底下再找不出他这种无能鼠辈来了。”最终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见《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华佗死后,曹操的头痛病再次发作时,找遍天下的名医也见不到什么效果了。但曹操却没有因此感到后悔,说道:“这个小人想借我的病来谋取他的利益,就算我不杀他,他也不会给我断除病根。”(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源耳。见《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不过,最终曹操还是后悔了,那是因为他最疼爱的最小的儿子曹冲病危时,众医都束手无策,最终病死了,年仅十三岁。这时曹操才悔恨不已,慨叹如果华佗还在的话,他的儿子曹冲就不会早死了。(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见《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以上是正史所记载的关于华佗的死因,而《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却是另外一种说法。
说曹操自从在洛阳给关羽送葬之后,晚上便一直作恶梦,使得曹操头痛旧病日益加重,没有人能够治好。谋臣华歆便向曹操推荐华佗。曹操连夜派人请来华佗给曹操看病。(见《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
华佗“望闻问切”忙活了好一阵之后,认为曹操的脑袋中有风痰,必须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能根除病灶。
曹操听完大怒,认为华佗要加害于他,不由分说将他押入死牢,不久拷打致死。
从《三国演义》来看,华佗的死是由于曹操的多疑造成的。不过,如果真如该书所说华佗要用利斧给曹操作开颅手术,那根本就谈不上曹操多疑这回事,估计是个人都会怀疑他的动机。毕竟这样大的手术就算放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在古代做这种手术,成功的机率有多大,简直难以想象。不过该书既然是演义小说,艺术加工的成份太大,不足为信。
综上所述,造成曹操杀死华佗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曹操生性多疑,而是封建社会的强权政治葬送了华佗的生命。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旧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百姓的生命如同蝼蚁草芥,何来尊严与自由可言,稍不顺从,便是惨死的下场。
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三国志》、《魏书》、《后汉书》、《三国演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