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间,我在想,我记录日记的初心是什么呢?
我在1993年的时候,曾经买过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松下经营成功之道》。可以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简直真的是把作者松下幸之助当做了“神”,尤其是书里面有一个系列叫做《经营者365金言》,当我读过后,我就在想,我是不是也可以自己来写一点东西呢?来坚持着写上365天呢?
于是,我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写着写着,就写成了流水账,就不知道自己写的是啥了,用“不知所云”四个字来形容最恰当不过。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观点,有的就是“我写了”这三个字,但“写”的意义又在哪里呢?终于有一天,我实在写不下去了,于是,记日记的习惯也就顺理成章的丢失了。一切皆如过眼烟云,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
2019年,朋友写了一本书,并堂而皇之的摆在了新华书店销售。我不知道具体卖的怎样,但我知道,这是她的一个念想:她就是想让人知道她曾来过这个世间;她就是想让人知道她曾经拼搏过、奋斗过、付出过;她就是想让人知道,这个世间,她并没有白来一回。
朋友送了我几本书,我很认真的阅读了。写得很感动,平常并不知道的一些事情,她在书里都做了一些披露。
于是,我又盟发了写日记的想法,想把日常的一些思想感悟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思想。
2020年,新冠疫情呼啸而来。一切变得不知所措,一切变得杂乱无章,而一切又变得瞬间寂静起来。一天24小时,全部被束缚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小房子里。无所事事,足不出户,那简直就像是蹲监狱一样;无聊,孤独,寂寞;想发疯,想发脾气,像发泄,想一发而不可收。
忽然间,看到了柜子里的书;于是,又拾起了久违的阅读习惯;于是,又开始了记日记的习惯;于是,又一发而不可收;渐渐的,思考的习惯又慢慢的开始养成。
但,依然会有懈怠的时候,依然会有发脾气的时候,也依然会有为了琐事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不想阅读,不想动笔,不想记录,不想思考,只剩下了心绪烦躁的坏毛病。
然而,在将要放弃的那一瞬间,还是迫使自己静下心来,迫使自己去阅读读,去书写,去记录,去理解,去感悟。
2020年开始,我又陆陆续续买了几本书,《道德经》、《论语》、《传习录》、《自卑与超越》、《梦的解析》、《荣格自传》、《走出孤独》、《像阿德乐一样思考和生活》、《孤独力》等,甚至于《易经》我都买了两本。
可实在是才疏学浅,读着读着真的是理解不透,实在读不下去了,于是又不得不再一次的断舍离,放弃了读《易经》、《梦的解析》和《荣格自传》。但这次的放弃,只是策略性的,我为的是能更有精力的读其余的那几本书籍。尤其是把重心放在了《道德经》和《自卑与超越》上。无论如何困难,无论如何乏味,我一定要把读书的习惯坚持下来,把写日记的习惯坚持下来。目前,我依然坚持着的在读在写,依然坚持着不停的向前推进。
但我发现,我又有点跑偏了。我记录的日记,又成了流水账,又依然不是我所想的“记录思想结晶”的想法。
“吾日三省吾身”。既然又一次看到了问题所在,我就得再一次及时为自己纠偏。
我的初衷,就是记录自己思想的火花,让自己思想的火花与别人思想的火花能够产生碰撞,能够产生思想的灵感,能够对自己有用,能够对别人有用,能够对更多的人产生益处。
或许,若干天后;或许,若干年后,我也能形成自己的想法,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也或许,永远也不能。
但从现在开始,我依然要回归我“记录思想”的主题。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切皆有可能。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往不恋”。
让一切交给时间吧,我做好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