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幸福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总是会笑,会感到快乐,但是发自内心的感到幸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我不知道。
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是我去年就买回来的一本书,但是在书架上放了快一年,我都没看完。
是他写的不好吗?不是。是我自己没有用心去读而已。之前很长时间,我的心态太浮躁了。
这本书很薄,内容也很简单,浮皮潦草地看的时候,会觉得这样的心灵鸡汤实在是寡淡无味。所有的道理我都懂,但是还是不幸福,能咋地?
能咋地,这也是我过去很多年面对问题时的态度。我逐渐发现自己有个很坏的毛病,就是不踏实。成绩差想从头学起的时候,坚持不了;有目标想完成的时候,坚持不了;想深入了解一些东西的时候,坚持不了。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习得能够获得幸福的方法,真的很难,因为思维模式、看待问题的角度会影响你的观念,而观念影响行为和感受。但是看完这本书,我又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简单到你只需要知道心里真正的声音是什么。
或许,就是因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身边嘈杂的环境影响太多,才渐渐丢掉了内心的那个声音吧。
二
这本书共三篇内容,内容分别包括幸福是什么、如何在生活及工作中应用幸福方法、作者关于幸福的思考。如果你能静下心,建议可以读一读;如果不行,还是别浪费时间了,因为我浮躁的时候也觉得内容特别没意思。
在探讨幸福是什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人们会感受不到幸福?
作者按照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把人大致分为四类: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虚无主义型、感悟幸福型。
很明显,只有感悟幸福型可以体会幸福,那其他三类人为什么不行呢?因为这三类人对生活的关注点不一样。
享乐主义把眼光放在当下,逃避压力和痛苦,所以他的幸福很短暂;忙碌奔波型把眼光放在未来和结果,忍耐压力,所以他的幸福总是遥不可及;虚无主义型已经放弃追求幸福,沉湎于“习得性无助”。
回想我的过去,从享乐主义的幼儿长到忙碌奔波的大孩子,再到陷入虚无主义的窠臼。我总是听大人说,只要怎样就能怎样,这个怎么样,永远在远方,所以我站的当时当刻,永远不快乐。
那我们现在想知道,到底什么是幸福?
泰勒说,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下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标,一种未来的利益。
我们要学着体会积极的情绪或情感,还需要这种愉快感的来源是有意义的,而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同时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的感受。
OK,看完以上的解释我们再来回味一下,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是什么样的,以我为例吧。
在我从小孩长成大人的过程中,听到无数次的话是——你要按我说的做,这句话会把我内心很多的感受阻挡掉,这样我很难体会到真实的情绪或情感,更难以得到积极的情绪或情感。
我的快乐来自于身边人的肯定,父母的、老师的、朋友的,因为我总要学着去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伙伴,我的人生目标就是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是做一个成功的人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对我,至少对几岁十几岁的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我不是个高智商的孩子,情感的发展也很缓慢,我所有的进步都是一个坑一个坑摔倒又爬起来才学会的。我在努力做一个成功的人的过程中,因为智力所限、环境所限、道路所限很难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在三十多年的时间中,我学着尝试、汲取经验,但是没有学会关注内在的感受,因为大人们教给我,我的感受不重要。这就是我不幸福的原因。
我的总结是,我从来没有什么机会去学习如何了解自己、感受自己、做自己。我就在一点点长大的过程中,慢慢丢掉了最初的灵性和天真。这不是我的问题,或许也不是家庭学校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必经的过程。
三
我们现在想找到自我,找到幸福,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说一下目标。书中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
设立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成功,所以有目标的比没目标的人更容易成功;想要得到幸福,就不能只看目标的结果,而要看过程,因为目标不是结局,而是意义;在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在最感兴趣的事情上设立目标,就是自我和谐的、有意义、又容易得到幸福的目标。
书中把事情分为“要做的”和“不得不做的”两类,前者更容易得到幸福,后者很难体会幸福,这也是大部分人面临的情况。我们总是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没时间没精力去关注要做的事情,生活总是这么错位,自然难以快乐和幸福。
其中最关键、涉及面最广的三件事情,分别就是学习、工作和亲密关系,作者分别在第二篇详细论述了他认为的,如何在这三个领域取得幸福的态度和方法。
比如,使用心流体验获得学习成长的幸福感,使用MPS模式找到能让你感到幸福的工作,找到一个人的核心价值去打造自己的幸福圈。
这三章内容比较多,我不一一论述,说一下让我感到有所收获的地方吧。请看下面这几段话,摘自第6章第88、89页
“一项研究结果指出,人类喜欢休闲多于工作,但人们在工作中的心流体验比在休闲活动中要多。这种矛盾令人深思,它说明了我们对工作存在偏见。
我们常常把努力与痛苦、休闲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其实已经干扰了我们对于自身体验的客观认知。当我们开始把工作中的积极体验负面化时,其实也是在限制自己获得幸福的潜力,因为幸福并不仅仅是经历正面情绪,还要重视这个过程中的体验。
当我们对幸福的看法很刻板(即当我们把努力和挣扎排除在幸福感的来源之外)时,其实忽略了一些获得幸福的最大可能性。在学校和工作中,我们忽略了获得幸福的机会;在学校和工作之外,我们又拼命地消灭所有的挑战和困难。结果导致我们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幸福真是遥不可及。”
这些话让我突然想起今年年初,自己在工作中那一段深陷痛苦又慢慢爬出的心理体验,其实就是接受了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接受工作中的痛苦,接受了挑战和困难,这种接受本身就是对痛苦感的妥协、与幸福感的和解。
因为我愿意在工作中感受所有的感觉时,痛苦和快乐其实是并行不悖的。幸福并不代表不会遇到困难,不会感受痛苦,而是在高高低低的过程中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如书中所说,“挣扎、困难和挑战都是丰富的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并无捷径。”
当我总想着时时刻刻沉浸在幸福(轻松的工作、快乐的生活)中时,其实是在朝着幸福的反面前进,因为我自动屏蔽了真实的感受,只幻想一种纯粹的虚弱的幸福,那种幸福其实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它不踏实,不强韧。
四
在亲密关系中,如何寻找幸福呢?
泰勒说,我们要去真心爱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这是我们最深最真的特性,是我们的个性。它包含我们的生活原则,但这些原则未必与我们平时所宣称的一致。所以,唯一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个性的方法,就是根据其个性所反映出来的行为来判断。
这段话稍微有些晦涩,我的理解是,我们看一个人,不应该看他说什么,而应该看他做什么,因为语言是宣称的、外显的,而行为才是真实的、内在的。但是现代社会,修饰行为的方法也不少,这就需要人们仔细的观察和细心的体会。
作者的意思是,不要因为外貌、财富、名利而爱一个人,而应该因为踏实、力量或是善良而爱一个人,这种爱,才是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会给人一种勇于追求有意义且快乐的事情的力量。而要获得、维护这种无条件的爱,要学会分辨爱与牺牲、懂得相互理解、用心经营亲密关系。具体怎么做,篇幅所限,暂不多说。
我的一个朋友说,她有一次出差回来后发现,老公对她没有激情了,就知道出问题了,后来和平分手。在感叹多年的感情流逝之余,我会想,他们之间,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爱?
按照她的描述,她的婚姻应该是《亲密关系》中描述的激情之爱,这种爱看似深情满满,但是最容易消逝。如果他们爱的是彼此的核心价值,这种爱就那么容易流失吗?如果他们之间是无条件的爱,为什么多年没有平衡好爱和牺牲,没有收获深层次的理解和接纳,没有通过了解去加深两人的亲密关系?
书中说,“进行深刻的自我探索,是保持爱情和热情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打开心灵,与伴侣分享自己最深刻的需求和恐惧,甚至性幻想和生命的梦想。除了让伴侣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之外,还要尝试去真正的理解对方。”
生活的爱情婚姻,大多是慢慢过成了不过如此,有的从享乐主义变成虚无主义,有的变成忙碌奔波型,但总是不得其所,找不到感悟幸福型的甜蜜。
我不敢说我的爱情婚姻一定是甜蜜幸福的,但是一路走来我感觉比最初相遇时更爱他、更理解他、更了解他,而我们也在这段曲折的旅程中一点点实现心中的理想,变成更成熟自信的人。
当我回味书中很多话的时候,渐渐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幸福是一种过程和感受,不是一个结果和定格。当把眼光从眺望远方收回到体验当下的时候,幸福其实就在每个人心里流逝的每一刻里,只是这些时刻,需要人们认真地、放松地、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感受。
幸福是每时每刻,是努力争取,也是悲伤失落,黯淡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