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9 树洞

最近在挖掘一些言行背后的“根本”原因。

比如为什么要采用日更的方式来写,而且为什么要把日更内容公布出来,而不是私密的文章。

事件的直接起因,是我两个多月前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的社群,有每7天写一篇的基本要求,同时看到简书上有关于日更的活动,想到以前每天也几乎都会写一点自己的想法,干脆形成一个习惯,达到每天写的状态。

那么,从深挖的角度去看,会是什么原因呢?

一方面,或许是觉得自己某些日子是在过重复的生活,兜圈子,想要理清楚思路。

而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缺乏一个“有效的”倾听对象。



有些时候,一些亲近的朋友,找到我,要告诉我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相关的想法。在对方滔滔不绝的诉说着那些由来时,我会想要去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感受。但对方完全听不进去,很快就打断我的话语,继续畅所欲言。

我对此的理解是,对方在那个时候,需要的只是倾诉,淋漓尽致的表现自己的意见,但不需要互动,交流。

而且,述说者对于听者的状态有要求:在过程中要明确的表达有听见,比如,时而嗯一声,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在走神,心不在焉,或者甚至偷偷的把声音关闭了。

于是,想起了以前看的那个寓言故事,树洞。也就是说,在那期间,对方期望把我当成可以痛快倾述自己感受的树洞。

我对此的理解是:在倾诉的过程中,可以看见自己,整理自己在相关事件中的逻辑,加强自己的信心,确认自己的选择。没有这个过程,可能对方觉得不够踏实。


我非常荣幸对方能够信任我,让我承担起这种角色,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倾听,能够帮助对方缓解那些焦虑并且树立自己选择的信心。

当然有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话,对方完全听不到,会有点那么的不太情绪,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选择接受被倾诉对象的角色,就已经知道自己在过程中只是被倾诉的对象,而不是提供观点看法的。

我并没有期望自己会提供观点,看法,也没有希望观点被听到供交流,甚至也没有希望能够有助于对方可以尝试从别的角度看自己的感受,观点。



继而,联想到自己的日更,是否我也是出于类似的需要?

我明确知道,也不想去找任何一个他人做为自己倾述的树洞。

于是,我选择了日更?

不耽误他人的时间,不影响他人的情绪,只是单方面的倾诉?

然后还有那么一点侥幸,或许有某个自己不认识的人正好处于一个合适的心情状态,可以听到我的声音,能够与我交流。

当对方看到我的文字时,不会觉得我是在对ta进行树洞式的倾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爷爷 “老爷子还没死……并没有像医生预料的那样在昨晚死去。早上,他又睁开了他混浊又空洞的眼睛,与每一个已经过去的三...
    清萍涤尘阅读 3,519评论 77 178
  • 树洞软件嘛,不同的人抱着不同的目的去玩。有人想展示优秀的自己,有人想约X,有人想当个发泄自我的地方。我觉得我属于第...
    前猫在木星阅读 350评论 2 2
  • 2018年2月19日星期一绩溪 雨天 我们为什么喜欢倾诉,可能不仅仅是喜欢分享。更多的是,可能仅仅需要,需要一个人...
    章小疯阅读 455评论 0 1
  • 01 歪理心说推出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信赖,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在后台给歪姐留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把歪理心说当...
    歪理心说阅读 518评论 0 5
  • 在这大千世界,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丝神秘。 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烦恼,比如和父母之间、同学之间、老...
    浅风伴人眠阅读 95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