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当写作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我越来越喜欢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
其实,目前每天上班下班,从在外来看已经很规律了。
我所说的有规律的生活,是指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安排,有规律的话,我就可以在兼顾身体生活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发展我的业余爱好,即写作与阅读。
其实完全可以很有规律的,只是因为个人原因,一直在心境和写作方向,以及时间规划方面显得兵荒马乱。
外在的凌乱,实际上是内在的不整齐。也一直在反省,一直在调整,但是我的这个过程似乎太长了。
生活中,怎么可能除了工作,就是读书写文章呢?还要吃饭,要收拾家务,要维护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都需要时间。
可笑的是,我经常幻想着人要是不吃饭多好,这样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也曾在自己的衣柜里胡乱折腾,想要做到断舍离,从而达到精简衣物,把更多的时间节约下来,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还曾经每天早起列一个清单,然后强迫自己很高效地做完必须要做的事儿,企图通过管理自己的时间,为写作留出一部分时间。
然而,饭不能不吃,衣柜也永远不能整理到自己期望的样子总还是会有许多时间被用于收拾衣服,整理衣柜。
而所谓的列清单,最终也会很快放弃。每天的事儿总是那么多,每次清单都不能彻底完成,收获的只有挫败和焦虑。
其实根本原因是,真的太忙了。工作上的事儿确实多,每天即使自己非常非常勤奋,时间也总是不够用。
年龄也越来越成为问题,毕竟不同于年轻时候,精力实在有限,还要顾及健康,甚至经常担心那些小毛病会作威作福。
所以我幻想的那种有规律,一直都没有成为现实。
人往往是这样的,得不到的永远在蠢蠢欲动,随着写作越来越成为生活的必需,我对规律的业余生活更加渴望。
常常想,如果能很高效很有条理地处理好琐事,是不是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写作自然会少了很多遗憾。
但是光想不练假把式,做空想家只能是增加内耗,于是我尽我所能的做着改变。
首先是放弃别的爱好,比如诵读,比如制作小视频。
其次是一个人的时候,要么做饭越简单越好,要么就在学校食堂吃饭,当然前提是要保证营养健康。
另外就是,不把工作带回家里。白天在学校尽可能不浪费时间,高效完成琐碎复杂的工作。
最后就是,减少看手机、刷网的时间。以前经常借着学习公众号文章写法,做一种低效甚至无用的努力。匆匆读过那么多公众号文章,到底对自己有什么提升呢?除了对眼睛有了更大的伤害外,就是消耗了时间和精力。
微信读书也尽量减少,用阅读纸质书来代替,这样的读书方式,对眼睛好,收获也更大。
可能是年龄的问题吧,改变还是有些缓慢,不过既然已经开始了,那就有希望,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鼓舞。
喜欢有规律的生活,实际上是潜意识里对专注于做好一件事的渴望。
我选的那件事情就是写作,目标已经明确,剩下的,无非就是抵抗诱惑,保持自律,珍惜已有的转变,努力让有规律的生活成为现实。
好,那就再接再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