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类人,
估计被不少人鄙视。
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大都是按部就班
到什么点,做什么事,
很少跟他人去K歌、打台球、玩游戏,
很少有人邀请得动他们,去做计划之外的事;
也很少有人,能真正深入地了解及至理解他们。
觉得他们沉闷、无趣,不懂生活。
—— 这其实,也是你对他们的偏见。
在你看来“正常”或是“常识”的东西,
其实只是你在自身所处的成长环境形成的,
对他人而言,可能是反常识、不正常。
其实,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
你可能会发现,
如果这一类人多聊一会,
他们其实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种枯燥的生活?
他们可能会告诉你,
这不是枯燥,这只是有规律的生活。
而正是这有规律的生活,
让他们面对任何事情 ,都不急不徐,
而且,一步一个脚印,
然后在某一天,悄悄地惊艳了所有人。
而有规律的生活,
有一个最大的好处,
就是节省精力和时间。
把它们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这种规律的生活,
你可以理解为:
到什么点,做什么事,不随意放纵自己。
也可以理解为,
尽量减少生活中的各种选择,
让行为自动化、习惯化。
因为选择是非常累人,
它会消耗你大量的意志力。
譬如,外出旅游几天,
最让人心累的,
是决定把什么东西装进行李箱;
譬如,想买一台笔记,
最让人心累的,
则是在多个购物平台上的多个品牌之间,
进行横竖各种的比较和选择。
所以,有人说:
让人累的,不是你做某件事;
而是你犹豫不决,要不要做某件事。
这样,不仅浪费时间,
还容易一事无成。
如果减少生活中的选择?
可以从各种小事做起:
1.减少衣服的配色和款式,只买经典款。
2.购买物品,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买贵的那个。
3.经常用的APP,开通会员。
4.经常用的工具,买中等以上的(用坏了,真的很糟心)
5.放弃一购物就喜欢货比三家的做法。
6.对于形式上的事情,别纠结要不要做,自己开心就好。
7.把同一类物品,收拾到固定的地方。
8.当季的衣服,不要叠起来,直接用衣架挂着,方便取。
9.随时记下想法、每天写下清单。
10.给自己规定每年旅游的时间。
11.告诉自己的家人,在固定时间,谁也不要打搅你。
当你的选择越来越少时,
你会做的越来越好。
在他人看来枯燥、无趣的生活,
只有你知道,其实挺有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