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时老师的课。感受颇深。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家里妹妹也在上小学,所以对小学的孩子家校情况都比较了解,我就以妹妹的阅读为例来说说自己的粗浅感受。
首先,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创设环境。家庭与学校的阅读环境形成了,那么孩子的阅读习惯就能相应的形成。学校积极创设阅读环境,教室、阅览室、图书馆等场所放置着学生喜欢的各种书籍,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时间读书,同学间相互交流,一是书籍的交流,二是同学间读书感受的交流,孩子的读书兴趣会更高,从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能到质的飞跃。家庭中,父母亲等家人也在茶余饭后手捧一书,一家人围坐在灯下,静静地看书、写字,良好的氛围创设,孩子的读书习惯慢慢就养成了。亲子共读中不仅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读书情况,知道孩子的阅读口味,指导孩子的阅读方法,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更能收获共读中各自的情感体验,价值取向,有利于家庭成员间感情的融洽,体验更浓厚的亲情。其次,习惯的培养需要坚持。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始,如果不能坚持,最后总付于流水。读书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学校、家庭都形成一种制度,或是坚持养成一种习惯。比如,学校有了一定的读书记录卡、读书流动卡、读书登记卡等,帮助孩子做好一些记录,一学期下来,孩子自己也感到吃惊,没想到自己一个学期居然能达到这样的读书总量,这是一种鼓励;学校举行读书先进分子的评比、书香家庭的评选等活动,促进了孩子的读书积极性,带动了家庭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从开始的规定动作,到后来的自然动作、习惯动作。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就养成了。家庭中从一开始的读十分钟,到三十分了。到后来家庭成员坚持每天读书,书香浸润着家庭,孩子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中养成了坚持读书的好习惯。书香弥漫着家庭。
在学校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阅读,并且采取各种能让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就像时老师在第四节课时,采取的:配上音乐、融入角色、加快节奏、创编动作,还可以拍手拍肩拍桌子,熟读成诵 ,有感情的投入,有思想的启迪。在家里我也经常跟我的父母沟通,跟学生家长沟通,怎样更优质的陪伴孩子,希望孩子们都能既快乐又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