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的心理课》最近在讲“思维”这个主题,听到“思维认同”这个概念,特别有感触,想起之前李笑来讲“自证预言”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触,一定是某个点被触动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觉得某个说法或者某件事有道理,但真正被触动,是非常难的事。被触动,就意味着一个理性的知识,和自身的体验结合在了一起,成为自己的东西了,或是自己曾经或正深陷在这种困扰中。
于是觉得有梳理一下的必要。
什么是思维认同?
相信每个人都问过这个问题:我是谁?
这个问题无比深邃而根本,心灵过程有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那么,是不是这些就是“我”了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些心灵过程是“我”或“我的”,那我们应该就能管它们了,可是我们很难、甚至根本就控制不了它们。
虽然我们并不能真正控制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但我们会觉得,这些是“我”的,而如果我们认同了什么,就意味着将它们当做了我。在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中,我们最容易认同的就是思维。
想法、思维和头脑,它们都在自己的脑袋里,而且容易被听到,所以我们很容易觉得这是“我”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向思维认同”,也就是把思维认同为“我”。
思维认同实例
武志红老师讲到去西藏旅游时,同行的是一位老先生的故事,他太爱旅游了,每年都会出来玩两次。可他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一出门就不能睡觉,出门一星期就一星期睡不着,两星期就两星期睡不着。
老先生说,必须是在自己的家里,睡在自己床上,把所有窗帘拉上,把所有灯关了,这样这间屋子近乎完全漆黑,他就能安然入睡了。
他这样说时,就像说的是绝对真理一样,用了很多绝对化的词,例如“必须”是在自己家,“必须”是在自己床上等。不过他还讲了另外一个条件:“最好是老婆在身边”,这里用的是“最好”,而不是“必须”了。
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他这样想时,他就会捍卫这个想法,结果在旅行中自然没法睡着了。
在听完武志红老师给他讲的几个故事之后,这位老先生在一间睡了好几个人的房间里,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九点,醒来后惊讶无比。
武志红老师的故事就是他自己在吵闹的环境下从不能入睡到酣然入睡,其实是自我觉察的一个过程,是思维过程中对情绪过程和身体过程的总结,而这个总结,又形成了新的思维认同。有了新的思维认同,让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酣然入睡。
这个故事很好地解释了,什么叫“向思维认同”。思维过程,是对自己的身体过程、情绪过程以及外部事件的认识,而一旦我们把这个认识固化,当做真理来对待,那么这个认识就会反过来控制我们。
思维认同的误区
我们很容易被一个又一个的想法所控制,如果我们认同了这些想法,就会把它们当做真理,甚至还认同为“我”或“我的”,那么我们就会对它们形成一种执着,不想放下它们,因为如果放下,就像是“我”被消灭了一样。
但真相并非如此,你以为的“我”的想法,实际上常常是别人的声音。
关于我们脑海中所有的想法、我们认同的想法、和真正是自己的想法这三者的逻辑关系如上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我们认同的想法中只有一部分是自己真实的想法。黄色区域虽也是我们认同的想法,但可能是社会、舆论或权威强加给我们的信条,我们认同了,就以为是“我”的真实想法,需警惕。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不要被信条所惑 —— 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和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你以为的“我”的想法,实际上常常是别人的声音,可能是别人灌输给你的。所以不要轻易去认同头脑里的声音,否则容易被头脑所控制。
如果判断一个想法是不是自己真实的想法?
对此,斯蒂芬·吉利根有一个强有力的说法:如果没有身体的作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
这个道理,中国文化是很看重的。“体会”、“体悟”、“体察”和“体证”等很多词汇都是在说,一个道理必须经由你自己身体的证悟,否则这个道理就不是你的道理。
“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中的道理多是没有经过身体证悟的。
感觉,是身体过程,是身体与其他存在建立关系时的产物,它是你的;头脑,可以吸收各种信息,也可以被灌输各种信息,所以甚至可以说是别人的。比起头脑来,身体更靠近你的灵魂,头脑可以被灌输、被蒙骗,但身体很难不忠于自己。如果没有身体的作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所以,要和头脑的信条保持距离,学会用各种方式去聆听身体。
很多人不能很好地靠近自己的感觉,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一直活在别人的意志里,即上图中的黄色部分面积太大。在东方文化中,所有主流的声音都倾向于说,你要听话,要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却少有声音说,做你自己。每个生命都想成为自己,当不能用成长的方式时,就干脆使用毁灭的方式来表达这份意志。这也是为什么长期被压抑一直为别人而活的人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
“思维认同”的根源
我们想通过思维来控制他人和世界,但反而是被思维所控制。比起思维的特性来,“向思维认同”的根本还是控制欲在作祟,而根本的控制,就是全能自恋性的幻觉, “ 我可以控制这个世界 ” 。
自恋的两个常见表现是,追求“我是对的”和“我比你强”。
第一层自恋是,我是对的。所以,我说了事情是怎样的,就会把事情朝那个方向推动,用这个去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因为这个原因,习惯了被家暴的女性,即使遇到好男人,也能把好男人变成了家暴男,这样就可以让他们两口子和旁观者看到,这个男人在道德上是不对的,而他们关系中的问题都是男人导致的,她自己则是清白无辜的。
第二层自恋是,我比你强。在关系中,我要一份这样的自恋,叫做我高过你。所以,我地位高、你地位低的格局才会让我自在舒服。因为这个原因,有些人(男性可能更明显一点)在择偶方面,不会找比自己更优秀的“女神”或“男神”,而找一个他觉得远远不如自己的妻子或“丈夫”。
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思维认同的例子,有很大部分观念都是被外界植入,不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开启洗脑模式,降低黄色区域的面积,扩大蓝色区域的面积,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