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居家隔离第三天。
今天凌晨,难得好睡,一觉睡到早上8点45分,看来时差慢慢调整过来了。
昨天终于把封城后久未打理的头发修剪了一下。指挥部专门请了“托尼老师”,要修剪的老师很多,所以都排着队。等待期间是一个了解援友的好时机,攀谈中,慢慢地熟悉的名字对上了不太熟悉的脸。终于轮到我了,听着久违的熟悉的剪刀声,头上一身轻松。照照镜子,发现两边头发长度合适,上面的还是有点长了,而且厚了点,需要打薄。但看看这么多排队老师,就这样吧,等到居家隔离结束再想办法吧。
房间隔音效果一般,隔壁走路声、音乐声都很清晰。照顾到邻居的感受,我尽量减少走动,电脑声音降低,没事就到楼边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远远地看看育才学校的学生。我们远远地看着他们,他们也远远地观察着我们,当然也有例外,隔着老远,手挥得很高,一声老师,满满的幸福感。“同学们好”,声音来自身后。回头一看,原来他们是招呼我身后的老师——第一批援疆老师。原来不是招呼我啊,羡慕。
早饭后,接到电话,说401孔老师需要帮忙。于是大家伙都去了,帮她拆卸床板、搬出宿舍、移到库房。交流中得知,她还是我大学校友,97铁师的,是我师姐。算下来,这次援疆团85人,铁师毕业的有4人,97一个,98两个,还有一个铁师函授。在这万里以外的新疆相聚,真不容易。
毕业这么多年,还没有回母校去看看,毕业十周年,接到过电话,但是听说聚会不在母校,所以没去,这一晃毕业快20年了,找机会回母校看看,不知道还能找到多少记忆中的印象。
后方传来消息,相城区对口支援贵州石阡支教工作通知下发了,我兄弟想去,不知道能不能成行,他很是担心。我个人认为,报名是心愿、态度,也是支持学校工作;至于选择谁,学校会酌情考虑,无须担心。如果真的成行的话,我们可以相隔万里,同为支教人,视频约起来了,想想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