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黥布谋反的时候,刘邦虽然带兵在外面打仗,也多次派人去慰劳丞相萧何。
史书上对此都有记载,这三次其实都是刘邦在疑忌萧何。刘邦为什么怀疑萧何呢?领导的权力太重大了,他一定是多疑的。没有一把手不多疑的,只要是一把手,他对别人挑战他的权威都是多疑的。这是位高权重者“居安思危”的必然表现之一。问题是疑在哪儿,怎么样处理这个疑?
有的人呢,一疑就表现出来了,所以搞得众叛亲离。有的人用一个极端手段,把疑的人都给干掉了,结果是自毁长城了。刘邦不是,疑是疑但是他还有进一步的措施来处理这个疑的问题。这是跟对手有关系了,就是看被怀疑的对方是什么样的人。韩信、彭越这些人,包括英布,他们的覆灭跟他们自身处理领导怀疑不当有关。
再看萧何是怎么处理的。汉三年,项羽与刘邦在那儿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刘邦写信给萧何,表达深切的慰问。萧何身边工作人员对他说:汉王在怀疑你,否则,汉王在外面辛苦打仗,栉风沐雨,怎么反倒慰问起你来了呢?萧何说,怎么办?这人说,你如果把你的子侄辈都送到前线去当兵,主上就不怀疑你了。
韩信被诛以后,刘邦又对他怀疑,怎么办?有人建议他把家财都拿去充军都拿去做军需那就不怀疑他了。第三次怀疑的时候公元前195年,这一年黥布谋反,刘邦亲自带着兵打,他对萧何在后方不放心。有人跟萧何说你太得民心了,你如果贪污贪腐,搞得名声坏一点,领导就对你放心了。最后萧何这样做,“上大悦”。
这个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领导对有重要功勋的人,疑是肯定的。但我们处理疑有两种误区,一种是反正我是心比日月,绝对是没有任何叛逆之心的,所以不在乎,这种人很可能会出事。另外一种是不用一个恰当的方式解决领导对他的疑,而是在以极端的方式,从此就走向对抗了。这是两个误区。所以讲萧何的这些事情,我们要表达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