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激活社区建设的“一池春水”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广阔画卷中,社区是最基础的单元,而社会工作则是为这幅画卷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关键画笔。从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到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从优化社区服务供给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社会工作以其专业性、实践性和人文性,成为推动社区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力量。
一、精准对接需求,提供专业化社区服务
社区居民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传统的社区服务模式往往难以精准满足。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需求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居民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针对社区内失业青年,社会工作者链接企业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这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切实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培育社区组织,激发居民自治活力
社区建设离不开居民的广泛参与。社会工作者注重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挖掘社区内热心公益、有特长的居民,引导他们成立志愿服务队、兴趣小组、居民议事会等组织。同时,通过开展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提升社区组织成员的沟通协调、项目策划等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开展社区活动。随着社区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日益提高,社区自治活力被充分激发,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社区是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纠纷的交汇点,社会工作队伍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专业的矛盾调解方法,及时发现和化解社区内的矛盾纠纷。在邻里纠纷中,顶云街道社会工作队伍深入了解矛盾产生的根源,通过倾听双方诉求、引导换位思考、提出解决方案等方式,2025年以来帮助双方达成和解20余次;针对家庭矛盾,社会工作者开展家庭治疗,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此外还注重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通过开展社区法治宣传、心理健康宣讲等活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四、营造社区文化,增强居民归属感
顶云街道安馨社区是涵盖学校、企业以及居民住宅的城郊综合服务型社区。近年来,安馨社区坚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从细微处着手,让社区治理无微不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活动、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在端午节,社会工作队伍组织居民一起包粽子、举办民俗知识竞赛,增进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开展“社区文化节”活动,展示居民的书法、绘画、手工艺品等作品,激发居民的文化创造力和认同感。社区先后荣获“安顺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先进社区”,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十佳文明安置点”,“安顺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社区党组织书记先后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贵州省级劳动模范”称号,“贵州省第二届最美劳动者”称号。
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培育社区组织、化解矛盾纠纷、营造社区文化,社会工作激活了社区建设的内生动力,推动社区从“管理”走向“治理”,从“陌生”走向“融合”。在未来的社区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让社会工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绘就更加美好的社区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