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蕉绿”了吗?


晚上好,我是日拱的小小卒,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焦虑这个话题。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们时常被焦虑环绕。上回书说到:我们大脑里边住着爷仨——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三重大脑各司其职影响着我们的行动。

但是本能脑和情绪脑又老又硬,理智脑根本不是他俩的对手,导致当我们想做某件事的时候,本能脑和情绪脑悄悄在你耳边说歇会吧,不差这么一会儿,再多打一把游戏或者再多刷一部剧它不香吗?

我们就这样再它俩连哄带骗下妥协了,我们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浪费了一天的时间,我们该做的事也没做,立的flag站了,反反复复又悔不当初,每天陷在焦虑的漩涡里打转。

就这样日复一日,突然发现不能再这样下去,迫切的想改变现状,摆脱焦虑,于是我们就想行动起来,可是忙活了一阵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看不到任何改变和转机。这种望而不得的心情,就想热锅上的蚂蚁。

随着自媒体的崛起,各路牛人蜂拥而起,你感觉好像又看到的了希望,参加各种社群,报各种课程,刚刚加入社团或者买了课的时候斗志满满,感觉自己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下一个牛人就是自己。

当我们有埋头苦干了一阵,发现自己跟身边的同龄人又拉开了一截,然后你又陷入更严重的焦虑当中,可能开始失眠,可能开始摆烂,可能开始躺平,自己想着再怎么努力也就这样。

我们明明看着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却看不到进步,其实我们一直在忙着抓瞎,却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我们焦虑的根源是什么?不妨在我们静下心的时候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其实导致我们焦虑的原因无非就那么几个原因。你可能面临着完成的焦虑,即同时想学很多东西,自己又没那么时间;每天写了那么多打卡内容而完不成的焦虑。

你也可能面临着定位的焦虑。比如看到叶老师做自媒体那么成功自己还一无是处;看到别人抓住风口,独享红利自己就安耐不住。光看到了别人的成功,却看不到光鲜背后的努力。

别人已经在这个领域精耕细作好多年了,你还是个零基础,这样的错误定位只会让你觉得一切都来不及了,根本就是错误的对标。

亦或是选择的焦虑。有时候选择太多也会让人陷入焦虑。这让我想起了高中时候的我,每次放暑假的时候带一摞书回家,想着自己把暑假好好利用起来,搞搞数学,学学英语,写写作文,列了一堆计划。

可是面对这么多选择,我是先学数学呢?还是先学语文呢?要不搞搞英语吧?结果一暑假啥都没有做成。人喜欢唯一性和确定性,很难应付多元和不确定。

我们还可能面临环境的焦虑,难度的焦虑等等。其实造成这些焦虑的原因归结为两点就是: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符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即欲望和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其实焦虑的根源,往深层次的看还是跟我们的的大脑结构分不开,还是因为本能脑和情绪脑二位大爷过于强大了,喜欢避难趋易、急于求成。

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所以啊,我们焦虑的根源还是跟我们的天性分不开,是我们人类默认的出厂设置。

现在社会节奏快、竞争强,我们的天性很难不被放大。所以我们没必要自责,跟天性较劲儿,而应该在喧嚣中看清背后的机理,不要随波逐流,趋之若鹜。

其实,摆脱焦虑的方法很简单。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那么多事,看清自己现在的真是水平不做错误的对标。先做重要的事情,接受环境,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碰上难度,直击核心,逼自己去突破他。

欲望是焦虑的放大镜。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慢慢摆脱焦虑的困扰。想十次不去做一次,只要自己行动起来,走出焦虑的漩涡。Just do i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