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真快,8月已经过去一周了,今天总结一下7月份读写情况。
先回顾一下全年目标。
接下来进入具体梳理。
01
#读书11本,重读1本。
《沟通的方法》(重读),脱不花
《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杨素秋
《过好这一生的10个真相》,李中莹、舒瀚霆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史蒂芬 ·柯维
《心智》,约翰·布罗克曼
《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工薪族谷底翻身的致富秘密》,克丽丝特尔·佩因
《跨界成长:如何在迷茫时做出最优选择》,董佳韵
《跨界力:如何让你和产品更受欢迎》,董佳韵
《变好的方法》,史蒂芬·克莱米克;玛拉·克莱米克
《专注力的12项训练:随时进入最佳状态》,约瑟夫·卡迪罗
《越过内心那座山: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伊迪丝·伊娃·埃格尔
这个月属于一般节奏,工作中的年中总结及相关的事情,占用了很多精力,无形中挤压了一些阅读时间,不过还好,很快调整适应。
临近月底,把之前松弛感、注意力和睡眠专题的笔记整理出来,终于填上了坑。
看过的这些书中,推荐这几本:
《沟通的方法》:如何在沟通上少掉坑、多出彩?脱不花老师分享了底层逻辑及技巧,不仅有对情境的解释,还有对方法的说明,关键是这些方法很容易上手。
《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高校老师到政府机关挂职锻炼,一年的时间里从0到1建起一座图书馆,克服了种种困难,见识了官场众生,有一些《沧浪之水》的感觉。
《过好这一生的10个真相》:人性、人心及人生,是这本书深入探讨的主题。情绪、信念系统、压力、语言、亲子、两性、问题解决、身份、思维、生命能量,想要过好一生,就是要搞定这10个方面。
《第3选择》:史蒂芬·柯维继《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后又一力作,在晚年总结经验教训,分享的智慧洞见。人与人的沟通协作上,不是非此即彼,一个对一个错,而是可以有第三种选择。这本书对于思维方式的升维很有帮助。
《越过心中那座山》:作者是心理学家、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她在50多岁取得博士学位,曾经师从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就是那位同样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写出《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
埃格尔博士总结了12个普遍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有故事情节,有厚重思考,值得反复阅读。
02
#听书26本。
精选出来分享的有以下几本:
《芒格之道》:查理·芒格:走大道,因为大道人少
《有钱,能买到快乐吗?》:金钱,能买到快乐吗?
《君幸食》:吃饭是一件美事,也是一件大事
《我能帮上什么忙?》:医学科中最黑暗的一科,呼唤更多人性的光
《行为传染效应》:如果行为会传染,我们应该怎么办?
《叙事本能》:我们为什么爱听故事、爱讲故事?
《憾动力》:遗憾是一种美,更是强大动力
《乡下人的悲歌》:特朗普竞选搭档的回忆录,写了什么?
《时间人格》:为什么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没有用?
《为什么你的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样》:好的教养并不是父母做得更多,而是接纳孩子原本的模样
《金钱的背后是人》:金钱的背后是人,想赚钱,盯住人
《声誉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声誉经济?
《神话与竞技》:这本书讲述了奥运会的前世今生
《教育新语》:AI颠覆传统教育,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学习
比上个月多听1本,基本适应了现在的节奏,近期听新书多一些,想要挑选不错的新书下半年看。
目前的形式,驾轻就熟了,会有些路径依赖后的懈怠,这样不好,后面在输出形式上会有改变。
03
#日更31天,共计3.2万字。
日更体量,相比6月,又下降了。
一方面是年中总结占用了比较多的精力,另一方面是分享简短的听书笔记及感想多,读书笔记及感想少,所以写作量没上来,属于近几个月中较低的体量,后面会及时调整过来。
关于专题输出,目前是想得多、做得少,有点纠结于怎么做,却没有先搞起来再说。
希望接下来的行动力能提升,先完成再完美。
04
#社群分享,双线并行。
知识星球社群主题分享19次,共计2.9万字,比较好的适应了短平快的输出节奏。
在读书群里的分享,调整了一下方式,从文字输出的方式,转换成书摘图片以及文字感想的方式,随看随分享,能及时记录感想,促进群里交流,比干巴巴的文字生动多了。
05
#写在结尾。
下半年头一个月已经结束,在有意识的调整状态,如今看来还没有从前6个月的模式完全切换,后面还是要继续尝试改进。
站在8月初来看,7月的状态有些慢热,希望后面在输入输出上的飞轮效应能显现出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作息模式,最近的作息有点晚睡晚起,早上高效时间减少了,输入及输出自然是受到了影响。
三季度要尽快调整过来,不然到四季度的时候,年底各种忙碌,读书写作的时间精力更是被挤占不少。
时间关系,今天就分享这些,转发是最好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