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过后,在网上得知新一年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结果已经公布了。于是就查询了一下母校那些让我很挂念的老师们的情况。
不知不觉就查到了P老师,前几年听闻评上了国家杰出青年、当了所在学院的院长。在学时,就听说过本来是中学英语老师,有着传奇一般的经历。然而当时作为学生,去打听这些总归不太好。只是作为任课老师来说,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很渊博的样子,但是很克制,除了当下讲的东西,绝不提及其他。
直到今天,在网上查了下他的基本履历,真是让我感慨万千。这,果真是充满奋斗的前半生。
首先中专生考大学,读本科。然后去中学教英语,五年之内做到副校长。然后放弃这些去考研究生,正式开始了学术征途。相比同批次的学生而言,年龄上不占优势,肯定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随后考博士,博士期间的导师是院士,并且毕业之际申请到了洪堡基金,同年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
这几点让我感觉此人的眼光、魄力、努力程度非同一般。
当然,除了传奇人生让我惊叹,更多是让我思考这种曲折的轨迹背后是什么一种力量去驱动?又要经历怎样的痛苦和磨难才能走到今天?
P老师自己也坦承,当初的选择是为了有更好的学历,获得更好的生活。
仿佛对于出身普通的人来讲,贫穷是永恒的话题。然而,有的人被贫穷驱动,有的人被贫穷打垮,更多的是在贫穷中辗转、老去。
许多前辈们的经历,给我的启示是要努力、坚持、隐忍。不说也能像他们一样卓越绝伦,也要努力让自己不要有遗憾。
其实除了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求学多年以来,我自己一直有学习编程和坚持写作的想法,但是迟迟不敢开始,零星地学习了一点点编程、零星地写了一些文,但是却不成系统。总是由于种种顾虑、种种原因,不得不放下这些,甚至写完了之后没有合适的读者,便遗失在时光的缝隙里。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让身边的人发现你在坚持写作,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这个年代,信息泛滥、文字廉价,阅读的人越来越少,而我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一个理科生,始终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一来是怕这种业余的爱好影响到周遭对我的看法,二来也是不想过多地在网上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果我在文中谈论身边的事情、提及自己的想法,一旦被利益相关的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多多少少会带了一些不便吧。
但是,有的事情这辈子不去做,可能会让我遗憾终身吧。几乎将近十年,我一直有学习编程和写作的欲望。这已经让我遗憾了将近十年(暴漏年龄了)。如今我已经完成了求学历程,至少可以靠着本专业的知识和工作,去维持一份普通的生活。也是时候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了,这些业余的爱好,不能影响到日常的工作,算是对自己一个交代吧。
然而关于写作平台的选择,各大社交平台能发布信息的地方太多太多。qq空间、微博、豆瓣、知乎等等,我一一想过,最后决定来到简书。想尽可能地刨去社交的影响吧,至少让我能够安静地养成这个习惯之前,不要有太多社交的影响。
从今天开始,做个匿名写作者。以字为马,奔向远方。
--by North. 201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