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春日暖煦,微风悠悠地吹进苏府庭院。庭院中繁花似锦,馥郁芬芳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处处透着蓬勃生机。苏府有一小女,名唤简简,恰似春日枝头那最娇俏的花朵。她笑起来时,双眸弯成月牙,澄澈明亮,仿若藏着满天繁星,任谁见了,都不禁心生欢喜。
十一岁那年,简简首次坐在铜镜前,学着大人梳妆。她伸出小手,指尖微微发颤,轻轻握住眉笔,一笔一划,小心翼翼地在眉眼间细细描绘。铜镜中,映出她满是憧憬的稚嫩面容,那清澈的眼眸里,写满对未来成长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二岁的简简,已然熟练掌握女红技艺。她静坐在窗前,暖阳倾洒在她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她拈起针线,手指灵活地在绣布间来回穿梭,似灵动的蝴蝶翩跹。不过片刻,绣布上便呈现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色彩明艳动人,形态逼真鲜活,仿佛下一秒,这些生灵便会跃出绣布,在烂漫春光里肆意飞舞、欢闹嬉戏。
十三岁的简简,出落得亭亭玉立,身姿婀娜。她对音律有着极高的天赋,痴迷其中。春日午后,她常静坐于庭院石凳,或是悠然漫步于烂漫花丛间,朱唇轻启,哼唱着婉转曲调,歌声悠扬,如潺潺溪流,又似林间莺啼。微风拂过,撩动她的发丝,云髻上的珠翠轻轻晃动,衣袖间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蔷薇淡香。她整个人光彩照人,宛如从画中款款走来的仙子,美得令人移不开眼。
然而,命运的重击突如其来,毫无征兆。一日,简简毫无缘由地突然发起高烧,很快便陷入昏迷。苏府上下瞬间乱作一团,父母惊慌失措,心急如焚。他们四处奔波,不惜耗费重金,遍请城中名医,只盼能寻得一线生机,挽回女儿的生命。可一碗碗药汤喂下,简简的病情却毫无起色,她的生命之火如风中残烛,在黑暗中摇曳,一点点微弱,直至熄灭。
窗外,春花依旧热烈绽放,争奇斗艳,可简简的生命却在这美好的春日骤然消逝。苏府庭院里,再也听不到她清脆欢快的笑声,看不到她灵动活泼的身影,唯有死寂的悲伤弥漫在每一处角落,寂静得让人窒息。
简简的父母悲痛欲绝,泪水潸然,泣不成声。白居易听闻此事,赶来探望。他望着痛失爱女、伤心欲绝的苏家人,心中酸涩,满是哀伤。他缓缓走上前,轻声劝慰:“莫要太过悲痛,简简或许本是天上的仙子,只是下凡来人间度过这短暂的十三年罢了。”
此后,每至春日,繁花似锦之时,白居易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简简。他深知,世间美好之物往往脆弱短暂,恰似彩云易散,琉璃易碎。但简简纯真无邪的笑容、灵动有神的眼眸,却深深镌刻在他的记忆深处,化作一首无法忘却的凄美悲歌,每一次回想,都伴随着无尽的怅惘与叹息,在岁月的长河中,久久回荡,难以消散 。